八月初九日初闻雁

晓侍军门到夕晖,忽惊宾雁向南飞。

静流寒影迷青嶂,遥带秋声度翠微。

作阵岂防矰缴患,随阳宁为稻粱肥。

寻常不羡传书美,能使看羊仗节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军门工作从清晨至傍晚,突然间看到大雁南飞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雁群飞行的壮观景象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首句“晓侍军门到夕晖”,描绘了作者在军门工作的日常情景,从清晨开始直到傍晚结束,体现了其勤勉的工作态度。接着,“忽惊宾雁向南飞”一句,以“忽惊”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大雁南飞这一自然现象的意外发现,以及内心的惊喜之情。

“静流寒影迷青嶂,遥带秋声度翠微。”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雁群飞行的背景与氛围。静谧的水流映照着寒冷的倒影,模糊了远处青色山峰的轮廓;而雁群的飞行声,穿越了翠绿的山林,增添了秋天的韵味。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宁静与壮丽,也暗示了雁群飞行的自由与诗意。

“作阵岂防矰缴患,随阳宁为稻粱肥。”这两句表达了雁群团结协作、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雁群在飞行时形成整齐的队形,并非为了躲避猎人的箭矢,而是出于自然的本能与集体的智慧;它们追随太阳的方向飞行,并非为了获取稻谷与粮食的丰饶,而是遵循天性与生存的法则。这不仅体现了雁群的生存哲学,也寓意着人应当顺应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最后,“寻常不羡传书美,能使看羊仗节归。”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雁群生活状态的羡慕与向往。雁群虽不追求传递书信的荣耀,却能在自然的引导下,实现回归家园的愿望。这不仅是对雁群生活状态的赞美,也是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雁群南飞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的描写、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57)

李时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驾发沙岭度阳河沿边父老来迎和黄中书韵

銮舆行处晓风和,父老来迎临大河。

六师百里迷赤岸,万马一饮无清波。

报主谁知寸心苦,临边自把长剑磨。

定须远绍甘陈绩,还遣边氓听凯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与黄中书入万全城访王主事

联辔徐行入柳阴,连云雉堞噪寒禽。

人家土屋风霜古,官府门墙树木深。

绝塞孤城千里道,旧交尊酒百年心。

垂鞭信马归营去,天净山高日未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黄中书画竹赠王主事

行营写竹万全西,翠影翛翛望欲迷。

客至只疑临嶰谷,兴来浑忆钓璜溪。

虚心寒历风霜劲,密叶春承雨露低。

自是郎官堪比德,新诗吟罢为君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八月中秋日午一时飓风起南北云阴而中独见日南山外雷雨大作须臾而霁

每逢佳节愁阴凝,八月十五尤喜晴。

百里精兵临塞驻,一时飓风疑海行。

天中白日临空净,山外黑云飞雨声。

轰雷掣电在咫尺,倏忽还收宇宙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