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早春有怀

朝游北桥上,晚憩南塘畔。

西日雪全销,东风冰尽泮。

筛筛鱼尾掉,瞥瞥鹅毛换。

泥煖草芽生,沙虚泉脉散。

晴芳冒苔岛,宿润侵蒲岸。

洛下日初长,江南春欲半。

时光共抛掷,人事堪嗟叹。

倚棹忽寻思,去年池上伴。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翻译

早上在北桥游玩,傍晚在南塘休息。
西边的阳光融化了全部的雪,东风吹走了所有的冰。
鱼儿摆动尾巴,像筛子一样穿梭,鹅毛般的雪花被迅速替换为春天的气息。
泥土温暖,草芽开始生长,沙滩松软,泉水流动的痕迹散开。
晴朗的花香弥漫在长满青苔的小岛上,夜间的湿润渗透到蒲苇岸边。
洛阳的白天渐长,江南的春天已近半。
时光匆匆流逝,世事让人感叹不已。
倚着船桨沉思,想起去年池塘边的伙伴。

注释

朝游:早晨游玩。
北桥上:北边的桥上。
晚憩:傍晚休息。
南塘畔:南边的塘边。
西日:西下的太阳。
雪全销:雪全部消融。
东风:东方的风。
冰尽泮:冰全部融化。
筛筛:形容鱼儿穿梭的样子。
鱼尾掉:鱼儿摆动尾巴。
瞥瞥:快速的样子。
鹅毛换:比喻雪花变为春雨。
泥煖:泥土变暖。
草芽生:草芽开始生长。
沙虚:沙滩松软。
泉脉散:泉水流动的痕迹分散。
晴芳:晴天的芳香。
冒苔岛:从长满青苔的小岛上散发。
宿润:夜晚的湿润。
侵蒲岸:渗透到蒲苇岸边。
洛下:指洛阳。
日初长:白天开始变长。
江南:江南地区。
春欲半:春天接近一半。
时光共抛掷:时间快速流逝。
人事堪嗟叹:人生世事令人感叹。
倚棹:靠在船桨上。
忽寻思:忽然陷入沉思。
去年池上伴:去年在池塘边的同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时节的景象,诗人在北桥上游玩,到南塘边休息,观察着自然界的变化。西面的太阳融化了雪,东风吹散了冰霜。水中的鱼尾跳跃,天空中鹅毛般的云朵飘逸。泥土变得温暖,草芽开始生长,沙滩上的泉水四处弥漫。苔藓在晴好时节冒出于岛屿之间,夜间的露水渗透到了蒲草丛生的岸边。洛阳城下,日光初伸延长,而江南地区春天即将到来。

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时间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一句“倚棹忽寻思,去年池上伴”表达了诗人在船头发呆,突然想起去年与亲朋好友共同游玩的情景,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体验。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倡导的“为大众所喜闻”的文学主张。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南亭对酒送春

含桃实已落,红薇花尚熏。

冉冉三月尽,晚莺城上闻。

独持一杯酒,南亭送残春。

半酣忽长歌,歌中何所云。

云我五十馀,未是苦老人。

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贱贫。

天下三品官,多老于我身。

同年登第者,零落无一分。

亲故半为鬼,僮仆多见孙。

念此聊自解,逢酒且欢欣。

形式: 古风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

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

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

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

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

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南湖晚秋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城上对月期友人不至

古人惜昼短,劝令秉烛游。

况此迢迢夜,明月满西楼。

复有盈尊酒,置在城上头。

期君君不至,人月两悠悠。

照水烟波白,照人肌发秋。

清光正如此,不醉即须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