畎亩十首(其九)

我岂不欲仕,时命不吾与。

曷不枉尺求,权门正旁午。

非道吾弗由,兹心已先许。

愿言安贫贱,顺命为出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畎亩十首》中的第九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岂不欲仕”,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内心对于仕途的渴望,但紧接着“时命不吾与”一句,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暗示了诗人可能遭遇的挫折与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曷不枉尺求,权门正旁午。”这一句提出了一个解决之道,即通过寻求权贵的帮助来改变现状。然而,“非道吾弗由”,诗人又强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表明他不会为了仕途而违背自己的原则。这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坚守道义的精神。

“兹心已先许”,这句话表明诗人已经做出了选择,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愿意坚持自己的信念。最后两句“愿言安贫贱,顺命为出处”,表达了诗人对贫贱生活的接受与顺应命运的态度,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观和对命运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和坚定立场,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畎亩十首(其十)

儒冠误身世,偃蹇二十年。

岂不怀明主,富贵乃在天。

平生学忠孝,自致无由前。

青灯照夜长,感激徒自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观国朝故事(其一)

昔在景德初,胡虏犯中原。

朝廷用莱公,决策幸澶渊。

高琼虽武夫,能发忠义言。

咏诗退虏骑,用丑枢相颜。

銮舆至北城,断桥示不还。

一箭毙挞览,夜半却腥膻。

至仁不忍杀,和好垂百年。

伟哉澶渊功,天子能用贤。

形式: 古风

观国朝故事(其二)

昔在康定初,元昊叛西陲。

朝廷起韩范,节制阃外师。

二公人中龙,材略超等夷。

匈中百万兵,对面千里机。

不比大老子,而令虏能欺。

深期复灵夏,重勒燕然碑。

军中果兴谣,西贼心胆隳。

逆节遂称臣,战士解甲归。

社稷安泰山,四海绝疮痍。

堂堂宁复有,为作思贤诗。

形式: 古风

观国朝故事(其三)

昔在元祐初,朝廷用老成。

元恶首窜殛,贤隽皆汇征。

帘帏八年政,内外咸清明。

四夷各自守,天下几太平。

绍圣党论起,宵人坏典刑。

二蔡唱继述,曲学尊金陵。

忠良投海岛,党籍编姓名。

春秋亦获罪,学者专三经。

心术遂大坏,风俗从此倾。

养成前日祸,中原厌膻腥。

我欲著一书,善恶深劝惩。

奸谀诛朽骨,潜德发幽馨。

六贼未足罪,祸端首熙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