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港

八节滩头驻马蹄,淙淙流水日沉西。

岁时久己成陈迹,风景全然似此溪。

兰棹倚洲人竞过,篮舆索笔我閒题。

桃源仙境今何在,懊恼娇莺向暮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在八节滩边停下马蹄,流水潺潺夕阳西下。
岁月已久已成过往,眼前的景色与小溪相似。
兰花舟旁人们匆匆而过,我独坐篮舆提笔题诗。
桃花源般的仙境如今何处寻觅,傍晚娇莺的啼叫令人烦恼。

注释

八节滩头:地名,可能指某个有八个滩头的河边地点。
驻马蹄:停下马匹。
淙淙流水:流水声。
日沉西:太阳落山。
岁时久:时间长久。
陈迹:过去的痕迹,旧事。
风景:景色。
此溪:眼前的这条溪流。
兰棹:装饰有兰花的船。
洲:水中的陆地。
竞过:匆忙经过。
篮舆:竹制的小车。
我閒题:我悠闲地题诗。
桃源仙境:理想中的隐居之地,如桃花源。
今何在:现在在哪里。
懊恼:感到烦恼。
娇莺:娇嫩的黄莺。
向暮啼:临近傍晚时分啼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景象,诗人在八节滩头停下马蹄,观赏着淙淙的流水随日落而西去。岁月流转,这里已经成为了陈旧的足迹,而风景却依然如同这条溪流一般静美。

诗中的“兰棹倚洲人竞过”一句,描绘了人们在岸边纷纷扬扬地通过,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篮舆索笔我閒题”则表现出了诗人自己悠闲地坐在船上寻找灵感,想要记录下这一刻的美好。

最后两句“桃源仙境今何在,懊恼娇莺向暮啼”,则带有一丝伤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似乎在追问那传说中的桃源仙境现在究竟在哪里,而那娇柔的燕子则在黄昏时分发出哀鸣,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之美好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苦寒

十年被冷东南方,未惯清寒客帝乡。

碧落有声飞夜霰,轻裘无力拒晨霜。

鲸依海冻先摧鬣,雁起边沙易失行。

蒲柳脆肌尤不耐,暂凭杯酒作春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苦寒

晨风猎猎卷书堂,坐爱松筠耐雪霜。

岁律峥嵘催暮景,时光宛转逼新阳。

金卮满引颜虽解,石火深笼焰不长。

安得仙家却寒术,吸吞霞气赤城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试院书事呈子骏明叔三篇(其一)

忆初怀诏下天街,红烛相随御史来。

场屋喜遵新定格,朝廷思见已成材。

诛锄险异归平坦,洗濯英华出草莱。

文藻诸生皆足用,更期儒行比骞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试院书事呈子骏明叔三篇(其三)

汾阳韦曲尽名臣,邂逅群居得远孙。

玉琢两圭看德器,河倾千里瞰词源。

鸳行平日随朝谒,鼎立今朝定讨论。

只恐门开便分散,追风难认马蹄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