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登多景楼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翻译

深秋季节,江面空阔,一阵寒风吹来,眼睛被吹得发涩,顿感寒意,让我这个他乡之客不胜秋意悲凉。为了驱散这些忧愁,我呼酒登楼,登上了多景楼的最高处。倚栏四望,江山壮丽如画,巧夺天工。长江波涛汹涌,那下面的鱼龙应当正在一唱一和地悲啸着吧,而我却没有赋诗吟愁这样的闲情逸致。江上的寒风霜露总是善于欺负客居之人,将它们的寒气吹入我的衣裘中,让我顿感寒冷。
寒意让我顿时清醒,满腔豪情都化成感慨,望着神州大地徒然兴叹悲鸣。我一直胸怀报国壮志,却报国无门,空自白了鬓间须发。平生空有一腔意气,现在却只剩了憔悴,暮年已至,如何能再有作为,一展襟怀?只有这江上的明月和那沙鸥能够了解我的心意,就让它们陪我度此残生吧。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阕九句四平韵、下阕十句四平韵。
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临长江,登之可以极目望远。
寒眼:眼睛被江上冷风吹得发涩,感到寒意。
不胜秋:禁不住秋天的愁苦。
发兴:引发兴致。
舒:伸展。
卷:卷起。
巧:善于。
然:助词,表状态。
岁晚:晚年,暮年。
若为:怎样。
分付:交付。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杨炎正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从艺术风格来看,杨炎正在此词中展现了深厚的文艺素养和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交织,既有对外部自然景观的冷漠,又透露出作为旅人的孤独和悲凉,超过了秋天凄清的意境。

"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 这里诗人通过强行举杯、饮酒解忧,以及特意攀登至楼顶的动作,表达了一种强迫自己振奋精神、超越烦恼的心态。

"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 这两句中,“舒卷”暗示诗人在长时间的沉思之中,对于江山图画的情感投入,甚至能与传说中的龙鱼产生共鸣,这里的“应答”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的深切感受。

"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 这几句诗中,诗人因醉酒而暂时忘却了诗意的忧愁,但随即清醒过来,对于远方故土的思念油然而生。"风露巧欺客"写出了秋夜的寒冷,而"分冷入衣裘"则更加强化了这种感觉。

"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作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 这几句中,“报国”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致,而“空白一分头”则是对壮年时光虚度的无奈与自嘲。"都把平生意气"至此变成如今的憔悴,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豪情壮志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深刻感慨。

"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最后两句,则是将自己的这一番心绪托付给明月和海鸥,似乎在寻求超脱尘世的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诗人登楼所见、所感、所思,将个人情怀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悲剧。

收录诗词(58)

杨炎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145—?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二)呈辛隆兴

杖屦觅春色,行遍大江西。

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

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

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

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

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待公归。

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

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

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

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

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

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

只恐蓬莱仙伯,合侍玉皇香案,难作寇恂留。

约住紫泥诏,凭轼且优游。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四)呈赵总领

买得一航月,醉卧出长安。

平堤千里过尽,杨柳绿阴间。

依约晓莺啼处,认得南徐风物,客梦恍惊残。

重到旧游所,如把画图看。英雄事,千古意,一凭阑。

惜今老矣,无复健笔写江山。

天上人间知己,赖有使星郎宿,照映此尘寰。

准拟五湖去,为乞钓鱼竿。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