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卢漕木芙蓉二首(其二)

吹残池面旆中央,幻出台前艳粉光。

衣典欲催愁杜老,鬓霜难拒笑潘郎。

风来尚恐波生陆,暑退犹疑叶可觞。

拟种陶朱三百树,广文茅屋未应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秋风吹过池塘中央,水面泛起如梦如幻的粉色光芒。
衣服典当的忧愁让杜甫心生,白发却无法抵挡潘岳的微笑。
即使风起,也担心水波生出陆地般的动荡,暑气消退,还怀疑树叶能否用来盛酒。
我打算种植三百棵陶朱公的财富之树,即使住在广文先生的简陋茅屋,也不至于太过荒凉。

注释

旆:古代旗帜,这里指水面的波纹。
幻:虚幻,形容光的闪烁。
杜老:杜甫,唐代诗人,这里借指愁苦的心情。
潘郎:潘岳,西晋美男子,这里指笑容的魅力。
波生陆:形容水波动荡如同陆地。
叶可觞:树叶可以用来盛酒,比喻夏日清凉。
陶朱:即范蠡,传说中的富商,这里代指财富。
广文茅屋:广文,官职名,这里指作者自己的简陋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次韵卢漕木芙蓉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池塘边木芙蓉的描绘,展现了夏日风情。"吹残池面旆中央"写出了芙蓉花在微风中摇曳的景象,仿佛旗帜在水面轻轻飘动。"幻出台前艳粉光"则描绘了芙蓉花鲜艳的颜色,犹如幻化出一片绚丽的光彩。

接下来,诗人借"衣典欲催愁杜老,鬓霜难拒笑潘郎"两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杜老"指杜甫,这里暗指诗人自己因岁月催人而感伤;"潘郎"则是形容美貌男子,暗示自己虽年华已逝,但仍然保持着欣赏美景的心情。

"风来尚恐波生陆,暑退犹疑叶可觞"进一步描绘了芙蓉花在风中摇曳,仿佛能引发陆地上的波澜,即使暑气消退,诗人也期待着芙蓉叶如酒杯般可以盛酒。这句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诗意想象。

最后,诗人以"拟种陶朱三百树,广文茅屋未应荒"收尾,表达了想要种植三百棵木芙蓉,让自己的居所——广文茅屋不再荒凉的愿望,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理想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描绘了木芙蓉的美丽,又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宋诗的婉约与哲思。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卢漕木芙蓉二首(其一)

风波久厌水中央,初日精神入槛光。

木末端来就词客,墙头应是误行郎。

高花大叶宜图障,浅绿深红照豆觞。

壮观秋容惟有此,霜边倒尽雨边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田将仕年八十八岁作诗自喜三首(其三)

茅檐桑户落穷居,两眼犹能读细书。

自说此生聊尔耳,亦知馀事竟何如。

春云入眼元无迹,秋竹刳心久更虚。

天与精神自难老,会看千岁跨龙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田将仕年八十八岁作诗自喜三首(其二)

铜驼陌上少年时,走马驱车远四畿。

又见伏符明汉道,曾伤小雅咏周微。

一生世路高和下,何恨人情瘠与肥。

老矣胸怀百无著,自梳朝夕鬓毛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田将仕年八十八岁作诗自喜三首(其一)

东坡来饭辩才师,元祐真人宥密时。

生长太平经战伐,浮沈薄宦寄喧卑。

五朝遗老今谁在,万事当时恨独知。

此世阅人如传舍,吾人安更用名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