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夏钟舒先生

岁往方惊发,翁归益怆神。

见闻如梦寐,涕泪湿衣巾。

忆昔来京国,居亭与汝邻。

诗书知世泽,行谊识清贫。

把臂牛山顶,分携泗水滨。

刹尘无不涉,今古尽同论。

黾黾三更岁,飘飘一第春。

谁能忘故旧,翻使白头新。

佐礼重来日,迟回二十年。

登堂敷旧几,坐我率天真。

妻子多亡在,孙枝始一人。

凄凉感生世,笑谈间悲辛。

每诵予文句,朝闻夕可篇。

并欣神辨什,谁谓便宜然。

一尽无多虑,千年不复亲。

柳条自荣悴,竹色倍伤神。

对酒思同酌,当歌无故人。

生涯知有极,世量渺无津。

舟航须疾作,无使更因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起元为悼念夏钟舒先生所作的《哭夏钟舒先生》。全诗以哀痛之情贯穿始终,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者命运的感慨。

首联“岁往方惊发,翁归益怆神”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对逝者的哀痛。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让自己的头发变白,而失去挚爱之人更是令人心痛不已。

颔联“见闻如梦寐,涕泪湿衣巾”描绘了诗人回忆与逝者相处的场景时,内心充满悲伤,以至于泪水打湿衣襟。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颈联“忆昔来京国,居亭与汝邻”回忆了与逝者共度的美好时光,强调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生活点滴,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尾联“生涯知有极,世量渺无津”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和世界的广阔无垠,这种对比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南大司马周卫老

金陵根本地,所守惟旧贤。

坦坦此君子,受知实缠绵。

非无微疴积,南国仰孚先。

连章未肯允,最后许暂旋。

严敕耳目臣,以时报公痊。

蔼蔼初春日,浩浩春江边。

款款却饯送,依依罔流连。

举动自典则,老成固无愆。

灼灼桃李花,成蹊本何言。

九河盛豪杰,黄发参人天。

东北兵未息,中原且多艰。

公自爱宗社,无为媚林泉。

不得杯酒别,众情何由宣。

禀度于群彦,兴言寄斯篇。

形式: 古风

寄家严及弟

十世孔宣圣,七世王文中。

根深实乃茂,源盛流斯丰。

此道自余祖,默成随污隆。

余父承家学,发蕴开无穷。

过庭日诗礼,大儒诲余宗。

敢不自惕厉,门阶尚无从。

影响虽有见,作辍原非工。

行行向不惑,我友来岭东。

十年重聚首,所说非昔同。

两月甚开益,因之麻姑峰。

托病谢人事,专参近师翁。

目击道已存,五日心融融。

丝毫无所缚,四体如乘风。

生机浡然出,左右原自逢。

始信学贵传,匪传错施功。

立德苟不孤,响应如洪钟。

用行舍则藏,何事轻王公。

友于倘同志,吾土回淳风。

形式: 古风

送余云衢册封周藩

在昔皇华使,周爰慎咨诹。

与子共夙夜,亲见周宣忧。

輶轩适河洛,敢誇弩矢谋。

知子抱至性,疾恶如仇雠。

试问牧民者,不如羊与牛。

长河亘南北,咄哉无泛舟。

怅此对厨传,屡见匕箸投。

归来过里门,黧面深两眸。

依依问桑梓,温温相慰休。

到县揖县官,叱驭尊道周。

时事难具陈,且遂友生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寄答熊文学

熊君有文我所闻,宝剑斗牛横紫氛。

示我一书号兵祖,让王说剑徒纷纷。

方今圣明大无外,此书合出吾儒辈。

曾记罗公夜坐吟,杀机自有生机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