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七律(其十五)

兀坐蒲团眼辄惊,数花点得一窗明。

月边再见古颜色,雪里独含春性情。

骨格三生传岛瘦,风标万世说夷清。

夜霜竹屋寒无奈,一笑持杯寿此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独自坐在蒲团上,目光常常被窗外的景象所吸引,几朵花点缀得窗户明亮。
在月光下再次见到那古老而独特的色彩,雪花中它独自蕴含着春天的气息。
它的骨气和品格如同岛上瘦削的身影,流传了三生;风度和节操被世人称赞为永恒的清高。
夜晚寒霜笼罩的竹屋中,无法抵挡这股清冷,但我举杯一笑,为这位兄长祝寿。

注释

兀坐:独自坐着。
蒲团:垫子或坐垫。
眼辄惊:目光常常被吸引。
数花:几朵花。
月边:月光下。
古颜色:古老而独特的色彩。
雪里:在雪中。
春性情:春天的气息。
骨格:骨气和品格。
岛瘦:瘦削的身影。
风标:风度和节操。
夷清:清高。
夜霜:夜晚寒霜。
竹屋:竹制房屋。
寒无奈:无法抵挡的寒冷。
一笑:微笑。
持杯:举杯。
寿:祝寿。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情感和艺术的追求。开篇“兀坐蒲团眼辄惊”表达了一种静坐冥思之中突然被窗外景象所触动的情形。紧接着,“数花点得一窗明”则描绘了诗人细数梅花,透过窗户映入室内的光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月边再见古颜色”、“雪里独含春性情”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梅花在严冬之中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风姿,不与其他时节同化,体现了诗人对于梅花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的赞赏。

“骨格三生传岛瘦”、“风标万世说夷清”则是对梅花形态和精神内涵的高度评价,认为梅花的骨干之美能跨越时空,被后人所传颂。同时,“夷清”一词,也使人联想到诗人的个性和品格。

“夜霜竹屋寒无奈”则转向描绘一个寒冷的夜晚场景,诗人在竹屋中感受着夜霜的寒意,这种环境似乎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笑持杯寿此兄”显示了诗人面对自然、面对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通过举杯祝福友人,传达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欢愉。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投影,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情怀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00)

张道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 号:实斋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02~1268

相关古诗词

梅花七律(其十四)

穷腊无花可入诗,何人剪玉著南枝。

香浮风细月明夜,春在天寒日暮时。

玉面亭亭成独立,冰心皎皎竟谁知。

眼明数点窗前白,梦见鲁山元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梅花七律(其十二)

莹彻无瑕照眼寒,无边春意满溪南。

绝疑飞雪吹花六,独自临风绕树三。

夜月襟怀谁与共,岁寒情味久相谙。

软红尘土应无此,竹外清湍竹里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梅花七律(其二十二)

天姿雅澹似高人,万树千红总后尘。

花蚤花迟两年景,枝南枝北一家春。

轻轻欲折还休去,得得相看不厌频。

坐到参横浑未晓,夜窗无月更传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七律(其十八)

落尽精英宇宙荒,天将清白付幽芳。

万花场里春无色,独树桥边月有香。

怪怪奇奇依水石,潇潇洒洒带冰霜。

琼肤耐得寒如许,薄薄轻绡剪作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