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吟

莫把白头吟,来调绿绮琴。

蜀客当年聘私室,两情总向琴中得。

谁信黄金买赋时,已是青蛾辞宠日。

兔丝春来托女萝,雪霜未至尚缠柯。

若个人心如草木,不到白头妾遭逐。

妾有嫁时绿玉簪,时时插髻悦君心。

一朝坠地双股折,恰似君心中道绝。

我簪纵折犹共藏,君心一绝去他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白头吟》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与无奈。

开篇“莫把白头吟,来调绿绮琴”,以“白头吟”点出主题,暗示了故事中的女子在经历岁月沧桑后,仍坚守着对爱情的回忆与哀愁。“绿绮琴”则象征着她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与情感寄托。接着,“蜀客当年聘私室,两情总向琴中得”,描述了两人初遇的美好,琴声成为了他们情感交流的媒介,琴中蕴含着他们深厚的感情。

“谁信黄金买赋时,已是青蛾辞宠日”,转折之处,揭示了女子的不幸遭遇。原本以为可以依靠的“黄金买赋”,却在“青蛾辞宠日”时失去了意义,暗示了她被抛弃的命运。这里运用了“黄金买赋”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在权力与地位面前的脆弱与无助。

“兔丝春来托女萝,雪霜未至尚缠柯”,通过自然界的植物形象,进一步描绘了女子与男子之间关系的复杂与脆弱。兔丝依附于女萝生长,象征着女子对男子的依赖与忠诚,即使面对外界的风霜考验,她们的关系依然紧密相连。

“若个人心如草木,不到白头妾遭逐”,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于男子背叛的绝望与无奈。她将男子的心比作草木,一旦失去生机,便无法挽回。女子预感到自己终将被抛弃,即使到了白头,也无法逃脱被遗弃的命运。

“妾有嫁时绿玉簪,时时插髻悦君心。一朝坠地双股折,恰似君心中道绝”,通过绿玉簪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牺牲。即使簪子折断,也象征着她对爱情的坚持与忠诚。然而,当男子的心意决绝,如同簪子折断,女子的爱情之路也随之终结。

最后,“我簪纵折犹共藏,君心一绝去他乡”,女子即便面对爱情的破碎,仍然选择保留那份记忆与情感,而男子的心已决绝,远走他乡。这一对比,深刻揭示了男女之间情感的不对等与悲剧结局。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在爱情中的坚守与无奈,以及面对背叛时的痛苦与绝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女子内心的悲凉与坚韧。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感怀(其三)

玄圃有丹木,八干何亭亭。

光同白玉润,液比碧瑶清。

不知何年代,产此至阳精。

仙经所尝言,服之可千龄。

吾将具舟楫,涉海掇其英。

形式: 古风

感怀(其四)

良辰岂长遇,阴晦在须臾。

今日弗为乐,明旦恐不如。

都门多佳丽,清啭当座隅。

促席道平素,况有高士俱。

列俎过三鼎,倾酒尽百壶。

挥金娱心意,慷慨不留储。

达人每滔荡,俗士恒自拘。

白头怀轗轲,抚己一长吁。

形式: 古风

感怀(其五)

落叶响空山,羁鸟号穷林。

此时单居妇,哀怨起瑶琴。

清商逐风转,三叹有馀音。

分明曲中意,感此离恨深。

空床亦易守,时寒难独禁。

凉飙一夕起,达曙怀重衾。

君固执高节,讵知伤妾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感怀(其六)

家藏两宝剑,已合雌与雄。

潜锋在金匣,谓当长相从。

何言风雨夕,化作双蛟龙。

一游吴水西,一落丰城东。

相去邈千里,时时气上冲。

神物终不隔,岁晏会当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