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骊山高顶寓目

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

阊阖雄里闬,城阙壮规模。

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

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四周郊野是秦汉时期的古国,八条河流环绕着帝王的都城。
阊阖宫门威武雄壮,城楼和城门彰显了宏大的规划。
横跨渭水被称为天上的城池,包含着岐山实为神秘的宝地。
黄金大门开启着玉石砌成的宫殿,由此可以见识到皇家的宏图。

注释

四郊:指都城四周的郊区。
秦汉国:指历史上秦朝和汉朝的地域,这里代指古都。
八水:指环绕长安的八条主要河流。
帝王都:皇帝的首都。
阊阖:古代指皇宫的正门,这里特指长安城的宏伟城门。
里闬:城里的街巷,这里泛指城市内部。
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常用来指代都城。
规模:规划的宏大与格局。
贯渭:横跨渭河,渭河是流经西安的一条重要河流。
天邑:形容都城如同天上的城池,极言其壮观。
含岐:包含着岐山,岐山是陕西的一座名山,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奥区:神秘而重要的区域。
金门:皇宫的华丽大门,常用以形容富贵尊荣。
玉馆:用玉石装饰的宫殿,形容宫殿的豪华。
皇图:皇帝的疆域或宏伟蓝图,这里比喻对皇家权威和繁荣的认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文化画卷。开篇“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两句,勾勒出一个广阔的历史时空,让人想象到古代秦汉时期辉煌的文明以及众多帝王曾经在此建都立国的情景。"阊阖雄里闬,城阙壮规模"进一步描绘了这些建筑的雄伟气势和宏大的布局。

接着,“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两句,则从地理位置上赞美这片地区,是连接天然与人文的重要所在。这里的“贯渭”可能指的是渭水流经此地,而“含岐”则是对山川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深厚的情感。

最后,“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两句,则是对皇家宫殿的描写。金门玉馆象征着皇家的富丽与权威,而“因此识皇图”则表明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能够领略到整个王朝的宏伟蓝图。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是诗人站在骊山之巅,对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深情凝眸的结果。

收录诗词(7)

李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润色鸿业寄贤才,叨居右弼愧盐梅。

运筹帷幄荷时来,职掌图籍滥蓬莱。

两司谬忝谢钟裴,礼乐铨管效涓埃。

陈师振旅清九垓,欣承顾问侍天杯。

衔恩献寿柏梁台,黄缣青简奉康哉。

鲰生侍从忝王枚,右掖司言实不才。

宗伯秩礼天地开,帝歌难续仰昭回。

微臣捧日变寒灰,远惭班左愧游陪。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大明御宇临万方,顾惭内政翊陶唐。

鸾鸣凤舞向平阳,秦楼鲁馆沐恩光。

无心为子辄求郎,雄才七步谢陈王。

当熊让辇愧前芳,再司铨筦恩可忘。

文江学海思济航,万邦考绩臣所详。

著作不休出中肠,权豪屏迹肃严霜。

铸鼎开岳造明堂,玉醴由来献寿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王仙柯

瞻思不及望仙兄,早晚升霞入太清。

手种一株松未老,炉烧九转药新成。

心中已得黄庭术,头上应无白发生。

异日却归华表语,待教凡俗普闻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