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许道人

洛城三月乱莺飞,颍阳山中花发时。

往来车马游山客,贪看山花踏山石。

紫云仙洞锁云深,洞中有人人不识。

飘飘许子旌阳后,道骨仙风本仙胄。

多年洗耳避世喧,独卧寒岩听山溜。

至人无心不算心,无心自得无穷寿。

忽来顾我何慇勤,笑我白发老红尘。

子归为筑岩前室,待我明年乞得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赠许道人》,描绘了春天洛城的热闹与颍阳山中的宁静对比。首句“洛城三月乱莺飞”以生动的景象展示了都市的春意盎然,而“颍阳山中花发时”则转向了山中的静谧与花开之景。接下来,诗人通过“往来车马游山客”和“贪看山花踏山石”,描绘了人们对于美景的向往和享受。

诗中“紫云仙洞锁云深”营造出神秘而幽深的氛围,许道人隐居其中,超凡脱俗。“飘飘许子旌阳后”赞美了许道人的道行高深,暗示他是仙人之后。“多年洗耳避世喧”表达了许道人远离尘嚣的决心,以及在“独卧寒岩听山溜”的清寂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平静。

“至人无心不算心,无心自得无穷寿”揭示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认为至高的人无需刻意追求,自然能获得长寿。最后,诗人被许道人的热情所打动,许诺将来会辞官归隐,与他共享山林生活。

整首诗以洛城的繁华与山中隐士的清高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赠李士宁

蜀狂士宁者,不邪亦不正。

混世使人疑,诡谲非一行。

平生不把笔,对酒时高咏。

初如不著意,语出多奇劲。

倾财解人难,去不道名姓。

金钱买酒醉高楼,明月空床眠不醒。

一身四海即为家,独行万里聊乘兴。

既不采药卖都市,又不点石化黄金。

进不干公卿,退不隐山林。

与之游者但爱其人而莫见其术,安知其心。

吾闻有道之士游心太虚,逍遥出入,常与道俱。

故能入火不热,入水不濡。

尝闻其语,而未见其人也,岂斯人之徒欤。

不然言不纯师,行不纯德。

而滑稽玩世,其东方朔之流乎。

形式: 古风

赠杜默

南山有鸣凤,其音和且清。

鸣于有道国,出则天下平。

杜默东土秀,能吟凤凰声。

作诗几百篇,长歌仍短行。

携之入京邑,欲使众耳惊。

来时上师堂,再拜辞先生。

先生颔首遣,教以勿骄矜。

赠之三豪篇,而我滥一名。

杜子来访我,欲求相和鸣。

顾我文字卑,未足当豪英。

岂如子之辞,铿锽间镛笙。

淫哇俗所乐,百鸟徒嘤嘤。

杜子卷舌去,归衫翩以轻。

京东聚群盗,河北点新兵。

饥荒与愁苦,道路日以盈。

子盍引其吭,发声通下情。

上闻天子聪,次使宰相听。

何必九包禽,始能瑞尧庭。

子诗何时作,我耳久已倾。

愿以白玉琴,写之朱丝绳。

形式: 古风

赠沈博士歌

沈夫子,胡为醉翁吟,醉翁岂能知尔琴。

滁山高绝滁水深,空岩悲风夜吹林。

山溜白玉悬青岑,一泻万仞源莫寻。

醉翁每来喜登临,醉倒石上遗其簪,云荒石老岁月侵。

子有三尺徽黄金,写我幽思穷崎嵚。

自言爱此万仞水,谓是太古之遗音。

泉淙石乱到不平,指下呜咽悲人心。

时时弄馀声,言语软滑如春禽。

嗟乎沈夫子,尔琴诚工弹且止。

我昔被谪居滁山,名虽为翁实少年。

坐中醉客谁最贤,杜彬琵琶皮作弦。

自从彬死世莫传,玉练锁声入黄泉。

死生聚散日零落,耳冷心衰翁索莫。

国恩未报惭禄厚,世事多虞嗟力薄。

颜摧鬓改真一翁,心以忧醉安知乐。

沈夫子谓我,翁言何苦悲。

人生百年间,饮酒能几时。

揽衣推琴起视夜,仰见河汉西南移。

形式: 古风

赠沈遵

群动夜息浮云阴,沈夫子弹醉翁吟。

醉翁吟,以我名,我初闻之喜且惊。

宫声三叠何泠泠,酒行暂止四坐倾。

有如风轻日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

坐思千岩万壑醉眠处,写君三尺膝上横。

沈夫子,恨君不为醉翁客,不见翁醉山间亭。

翁欢不待丝与竹,把酒终日听泉声。

有时醉倒枕溪石,青山白云为枕屏。

花间百鸟唤不觉,日落山风吹自醒。

我时四十犹彊力,自号醉翁聊戏客。

尔来忧患十年间,鬓发未老嗟先白。

滁人思我虽未忘,见我今应不能识。

沈夫子,爱君一樽复一琴,万事不可干其心。

自非曾是醉翁客,莫向俗耳求知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