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龙里道中作

五更梦压关山重,晓风鞍背吹醒。

堠裹鸡声,岩飘虎气,人与万山俱冷。前村尚暝。

渐茅屋晨炊,树梢青凝。

杲杲初阳,马蹄踏碎乱峰影。时清边尘久静。

剩荒原废垒,吹角凄警。

雨抱峰黄,天归箐黑,独鸟横飞烟顶。图云关近。

算瘴月蛮花,几回相等。万里天西,寒鸦将路引。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黎明时分的行军感受。"五更梦压关山重,晓风鞍背吹醒",诗人以五更梦中的沉重和晓风的吹拂,展现了边关行旅的艰辛与早起的紧迫。"堠裹鸡声,岩飘虎气,人与万山俱冷",通过鸡鸣声和山间的虎气,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以及人的孤独与寒冷。

"前村尚暝,茅屋晨炊,树梢青凝",进一步描绘了村庄在晨雾中的朦胧景象,炊烟袅袅,树梢凝霜,显示出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之美。"杲杲初阳,马蹄踏碎乱峰影",随着太阳升起,马蹄声打破了宁静,映照出群峰的轮廓,充满活力。

"时清边尘久静,剩荒原废垒,吹角凄警",表达了边疆长久的和平之后,废墟上的号角声带来的淡淡哀愁。"雨抱峰黄,天归箐黑,独鸟横飞烟顶",黄昏时分,雨润峰黄,天色昏暗,一只孤鸟在烟雾弥漫的山顶飞翔,增添了寂寥之感。

"图云关近,算瘴月蛮花,几回相等",诗人遥望前方的云关,感叹月光下蛮花盛开的异域风情,与自己多次经历的场景相仿。最后,"万里天西,寒鸦将路引",以寒鸦引领道路,暗示长途跋涉的孤独与远方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里道中的行旅见闻,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慨。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兆儿生甫九十日,遽殇金竹寓中,口占此阕,以当一哭

三尺桐棺,算也是、人生一度。

想死去、不如生好,儿心应悟。

白骨竞成飘泊鬼,黄泉可有生还路。

问牂柯江水夜郎山,归何处。夸麟凤,原难遇。

讥豚犬,犹难据。拚替他一恸,两无干预。

半霎谁教昙影现,再来莫被轮回误。

检菭根藏个小身材,随他去。

形式:

湘月.赠唐浔舫

楚中唐勒,是景瑳朋辈,灵均弟子。

家在碧湘门外住,领略烟骚情思。

词卷鸣秋,酒杯问月,飘泊愁乡里。

歌离吊梦,才人通病如此。

因甚王粲从军,祢衡投刺,同倒天涯屐。

瘴水蛮花,枉题遍我辈,几行名字。

秋士伤心,夜郎搔首,四顾悲歌起。

布帆无恙,与君行且归矣。

形式:

苏幕遮.自黔归,赴秋试,赋感

甚功名,何意绪。说到劳生,总没些儿趣。

二月行踪三月住。四月黔关,五月依然去。

万重山,千里路。驴背明朝,独自和秋语。

我比残鸦心更苦。一点归心,却在天涯树。

形式:

金缕曲.乙亥除日樊城度岁作

立马斜阳外。问儿时、旧经行处,雪泥安在。

犹记白云亲舍近,几度倚闾而待。

今日更车驱远迈。

十载光阴俄顷耳,只添些、闲水闲山债。

说往事,总堪爱。重来倦旅愁难耐。

况禁他天涯除夕,冷唫清话。

小店高城呼酒去,箫鼓春声一派。

独自与残镫相对。

莫向梅花频索笑,怕江南、梦醒都无赖。

明岁又,蹇驴背。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