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

白下长干何可见,风尘愁杀庾兰成。

去年今日青松路,亦自闻蝉第一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在白下长干这个地方,如今还能见到什么呢?
风尘满目,让人愁绪满怀,就像当年的庾兰成一样。

注释

白下:古代地名,今南京附近。
长干:南京的地名,位于秦淮河畔。
何可见:还能见到什么。
风尘:指世事纷扰,战乱或社会动荡。
愁杀:深深困扰,使人心情极度愁苦。
庾兰成:东晋文人,此处借代忧郁的文人。
去年今日:指过去的一年中的同一日期。
青松路:可能指长满青松的小路,象征清雅或寂寥。
亦自:也独自。
闻蝉:听到蝉鸣,暗示季节转换和时光流逝。
第一声:初夏的第一声蝉鸣,象征新生和开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白下长干何可见”一句,通过对长江(也称为长干)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想要寻觅但又无法见到远方朋友的情感。“风尘愁杀庾兰成”,则是用唐代诗人庾信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愁绪之深,表明即使在繁华世界中也无法摆脱对友人的思念。

“去年今日青松路”一句,通过对时间的回顾,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恒久。这里的“青松路”象征着静谧与长存,与下文中的蝉鸣形成鲜明对比。“亦自闻蝉第一声”,则是在自然界中寻找慰藉,蝉鸣被赋予了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在体现。通过听蝉鸣这一行为,诗人试图从大自然中获得安慰,缓解因朋友离别而生的愁绪。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咏月

追随落日尽还生,点缀浮云暗又明。

江有蛟龙山虎豹,清光虽在不堪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咏月三首(其三)

一片清光万里兼,几回圆极又纤纤。

君看出没非无意,岂为辛勤养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咏月三首(其二)

江海清明上下兼,碧天遥见一毫纤。

此时只欲浮云尽,窟穴何妨有兔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咏月三首(其一)

寒光乍洗山川莹,清影遥分草树纤。

万里更无云物动,中天只有兔随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