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海清明上下兼,碧天遥见一毫纤。
此时只欲浮云尽,窟穴何妨有兔蟾。
这是一首描绘清明江海与遥远碧空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向往自由的心境。诗中的“江海清明上下兼”展示了一幅江海清澈无垠的画面,而“碧天遥见一毫纤”则是对远方蓝天中细微云丝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之情。
“此时只欲浮云尽”表达了诗人希望完全沉浸在这份美好的景色和心境中的愿望,而“窟穴何妨有兔蟾”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即便是在隐逸的生活中,也无需担忧,只要内心自在即可。这里的“兔蟾”通常指的是月中嫦娥和吴刚的传说,借此表达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段诗句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佳作。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寒光乍洗山川莹,清影遥分草树纤。
万里更无云物动,中天只有兔随蟾。
可怜台上谷,转目已阴繁。
不解诗人意,何为乐彼园。
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
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
补落迦山传得种,阎浮檀水染成花。
光明一室真金色,复似毗耶长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