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三首(其一)

寒光乍洗山川莹,清影遥分草树纤。

万里更无云物动,中天只有兔随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翻译

寒冷的光芒突然洗净了山川,使其晶莹剔透。
清澈的月影远远地映照在草木上,使得它们看起来更加纤细。

注释

寒光:寒冷的月光。
乍洗:突然洗净。
山川:山脉和河流。
莹:明亮、洁净。
清影:清澈的月影。
遥分:远远地分开。
草树:草地和树木。
纤:纤细。
万里:广阔的大地。
更无:没有。
云物:云彩和景物。
动:移动。
中天:天空中央。
兔:月亮上的兔子,指月宫嫦娥。
随蟾:跟随月亮。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明月之美的诗句,选自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咏月三首》。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通过对月光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审美追求。

“寒光乍洗山川莹”一句,以“寒光”形容月光之清冷,意指月亮照耀下的大地,一切都被涤荡得干净明朗。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澄明与纯净。

“清影遥分草树纤”继续表达了月光在夜晚的宁静与柔和。月光如同一张无形的网,轻轻覆盖在每一株草、每一棵树上,将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勾勒得清晰可见。

“万里更无云物动”则是对广阔天空中没有任何云彩遮挡月光的描绘,月亮在寂静的夜晚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唯一值得关注的存在。

最后,“中天只有兔随蟾”一句,更是以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通过对古代神话中月兔与蟾蜍(即月亮中的“玉兔”和“蟾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高洁之物的向往。这里的“兔”指的是月亮中常说的“玉兔”,而“蟾”则是古代神话中居住在月亮中的蟾蜍,用以比喻月亮中的光明与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月光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以及他内心对于清净、高远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咏谷

可怜台上谷,转目已阴繁。

不解诗人意,何为乐彼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咏菊二首(其二)

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

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咏菊二首(其一)

补落迦山传得种,阎浮檀水染成花。

光明一室真金色,复似毗耶长者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图书

图书老矣尚纷披,神劓天黥以有知。

茅竹结蟠聊一愒,却寻三界外愚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