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比部孙郎中将漕二浙

前朝使节拥朱轩,乃是君家小状元。

不独官资如令祖,更将学术付贤孙。

上供旋捣新禾米,行部时惊旧水痕。

游遍天台便归好,乔松翠竹满青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从前的使者们簇拥着红色的轩车,他就是你家的小状元。
不仅官位像你的先祖一样显赫,还将学问传给了子孙。
上贡时立即研磨新收获的谷米,巡视地方时常对旧日痕迹感到惊讶。
游历过天台山后归来最好,门前有高大的乔松和翠绿的竹林。

注释

朱轩:红色的轩车,指显贵的交通工具。
小状元:比喻地位显赫的年轻人。
官资:官职和资历。
令祖:祖先中的杰出人物。
学术:学问或知识。
贤孙:有才德的孙子。
新禾米:新收的稻米,用于进贡。
行部:古代官员巡行所属地区。
旧水痕:可能指过去的水利设施或历史遗迹。
天台:地名,浙江天台山,这里泛指名山。
乔松翠竹:高大苍翠的松树和竹子,象征高雅与长寿。
青门:古长安城的东门,这里代指家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家庭的繁荣景象与学术传承,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前朝使节拥朱轩,乃是君家小状元”两句,既点明了主人公家族的显赫和文化底蕴,又通过对比衬托出其在科举中的杰出成就。随后,“不独官资如令祖,更将学术付贤孙”展现了家族对于学问的重视,以及知识与才能的代际传承。

接着,诗人描绘了主人公生活的一些细节,如“上供旋捣新禾米,行部时惊旧水痕”,既表现了家庭的经济富足,也流露出对过往记忆的珍视。最后,“游遍天台便归好,乔松翠竹满青门”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归属之情,同时也象征着其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学术传承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文化上的自豪和精神上的满足。张舜民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又充满文化气息的画面,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送叶公义叟求宫祠归吴下

把还使节请祠真,便作吴江渐退身。

凭轼几州沾惠爱,归装一味是清贫。

相思欲控琴高鲤,卜宅须邀李子邻。

不是荐章论再起,朝廷自重老成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孙积中兄待次吴兴

骅骝不惜换舟行,人到归时意气生。

五马未来迎使节,四弦何事作离声。

焚黄此去荣归里,垂老相看老弟兄。

来岁北来如访我,寄书频到利陵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孙积中同年赴任陕府

劭农使者岭南回,上佐题舆陕道开。

河水已随浮世去,条山应喜故人来。

雨摧苦笋催羹臛,风飐樱桃落酒杯。

我欲函关更西去,不知令尹肯相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何子温提刑奉使江东

奉使江东知几春,此行重驾赤车轮。

青绫故被留归我,白发祠郎便乞亲。

老大岂堪愁桂玉,秋风依旧长鲈莼。

宦途出处何须较,且与庐山作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