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但看明月百休思,晚过层阴甫阅时。
若以何年问今夕,且从天上说佳期。
夜行早已辞多露,对坐吾犹叹孑遗。
一醉可招裙屐共,更携长句倒尘卮。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的作品,题为《中秋依韵和贞壮》。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中秋月夜之景,抒发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但看明月百休思”,表达了诗人在明月下无法抑制的千丝万缕的思绪。这里的“明月”不仅指代中秋时节,也象征着思乡、思亲的情怀。“晚过层阴甫阅时”,则是说夜色已深,诗人行走在层层叠叠的阴影之中,此时已是夜深人静之刻。
“若以何年问今夕,且从天上说佳期”表明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问和对未来良辰美景的期待。这里,“何年”指的是那个未来的某一年,而“今夕”则是现在的夜晚。“且从天上说佳期”,意在即便不能与亲友共度佳节,也愿从心中构想一个美好的时刻。
“夜行早已辞多露,对坐吾犹叹孑遗”描绘了诗人夜行之际,早已告别了路上闪耀的露珠,而对坐在身旁的人依然感慨地叹息着残留的往事和余温。
“一醉可招裙屐共,更携长句倒尘卮”则表达了诗人在酒精的作用下,愿意与远方的亲朋好友共同享受这份醉意,并且更愿意用长诗来倾吐心中的积尘。这里,“一醉”暗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愉悦感受,“裙屐共”指的是共同的足音,象征着与他人的情谊联系。“更携长句倒尘卮”,则是诗人希望通过创作来洗涤心灵的积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亲情、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不详
惜花秋思比春深,湖菊霜初晚独寻。
剩与西风增一叹,乱蝉如呓过楼阴。
折枝临水悔教迟,照影今怜鬓有丝。
已负芡菱消夏约,白荷垂尽再来时。
湖舠旧迹寻常溯,老去争怜百未成。
汝尚清勤犹昨日,近劳书问说平生。
心知违患宁能远,志不随人只独行。
何事三年终作客,此怀兼为告元瑛。
带郭无山此独尊,登高吾已俯重门。
三年京国伤秋客,九日江亭对酒言。
原草渐黄人亦瘁,霜花曾雨晚犹存。
朅来吟望嗟何似,寒雀争枝为暝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