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

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

齿发恰同知命岁,官衔俱是客曹郎。

荣传锦帐花联萼,彩动绫袍雁趁行。

大抵著绯宜老大,莫嫌秋鬓数茎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五十岁时被赐予官服的喜悦和自豪,以及对于年事已高、荣誉加身的感慨。

"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年龄和获得皇恩的喜悦。"吾年五十"表明诗人已经五十岁,而这个年龄在古代被认为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阶段;"加朝散"指的是朝廷对他的赏赐,可能是某种官职或荣誉;"尔亦今年赐服章"则说明对方也在这一年获得了皇帝赐予的官服和勋章。

"齿发恰同知命岁,官衔俱是客曹郎。"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现状与感受。"齿发恰同知命岁"意味着诗人已经到了懂得生命意义的年纪,其头发和牙齿也都显示出这个年龄的痕迹;"官衔俱是客曹郎"则表明诗人的官职虽然尊贵,但终究还是外来的、暂时的。

"荣传锦帐花联萼,彩动绫袍雁趁行。"

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描绘了节日庆典中的盛况。"荣传锦帐花联萼"形象地描述了宫廷中传递着荣誉的场景,锦帐和花联萼都是富贵和喜悦的象征;"彩动绫袍雁趁行"则是对诗人在节日中穿着华丽衣衫、如同大雁翱行般庄重行走的形象描写。

"大抵著绯宜老大,莫嫌秋鬓数茎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年纪和荣誉的态度。"大抵著绯宜老大"意味着穿上红色官服是到了晚年才应该享有的待遇;"莫嫌秋鬓数茎霜"则劝诫自己不要抱怨头发已经斑白如霜雪,因为这都是岁月流转的自然结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年龄、荣誉和社会地位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在晚年对于生命和事业的一种平衡与满足。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著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

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提造化权。

夔卨定求才济世,张雷应辨气冲天。

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

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杨十二新拜省郎遥以诗贺

文昌新入有光辉,紫界宫墙白粉闱。

晓日鸡人传漏箭,春风侍女护朝衣。

雪飘歌句高难和,鹤拂烟霄老惯飞。

官职声名俱入手,近来诗客似君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

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

凭人寄向江陵去,道路迢迢一月程。

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图遥慰病中情。

到时想得君拈得,枕上开看眼暂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