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寺夜会对雨怀皇甫侍御曾联句

相思非是远,风雨遣情多。

愿欲披云见,难堪候晓过。

夜长同岁月,地近极山河。

戒相初传授,文章旧切磋。

时称洛下咏,人许郢中歌。

惆怅徒延首,其如一水何。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翻译

相思并不因距离遥远,而是风雨更添愁绪。
我渴望穿透云层见到你,但难以忍受黎明前的等待。
夜晚漫长如同岁月,我们虽近似隔山河。
初次接受戒律传授,我们共同研习古文经义。
我们的诗才被人称赞,如同洛阳的吟咏,郢中的歌谣。
满怀惆怅只能遥望,面对这一道阻隔的江河。

注释

相思:深深的思念。
远:距离遥远。
风雨:自然的风雨和人生的挫折。
披云见:透过云层相见。
候晓过:等待黎明来临。
夜长:夜晚漫长。
岁月:时间。
地近:地理位置相近。
极山河:远隔山河。
戒相:戒律和修行。
传授:传授知识。
文章:文学作品。
切磋:互相研讨。
洛下咏:洛阳的诗歌。
郢中歌:郢都的歌曲,指高雅的文学。
惆怅:失落和伤感。
延首:抬头眺望。
一水:一条江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建安寺夜会对雨怀皇甫侍御曾联句》。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相思之情和对文章传授的期待。

"相思非是远,风雨遣情多" 这两句点出了相思之情并非因距离而起,而是在风雨交加时更为强烈。这里借助自然景象来渲染相思的情绪,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感染力。

"愿欲披云见,难堪候晓过" 表达了诗人想要穿越云雾去寻找所思之人的强烈愿望,但又感到困难,因为要等到天亮是如此的艰难。

接下来的两句 "夜长同岁月,地近极山河" 则描绘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性。夜晚的漫长仿佛与年华一样,而实际上距离山河并不遥远,这里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思念。

"戒相初传授,文章旧切磋"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文学修养和对前辈文人作品的尊崇。这里的“戒相”指的是文学上的师承关系,“文章旧切磋”则强调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不断磨练。

最后,"时称洛下咏,人许郢中歌" 两句显示出诗人的文采和声望。"时称洛下咏" 指的是当时人们赞扬他在洛阳一带吟诵诗歌,而“人许郢中歌”则表明他的诗歌作品得到了郢州(今湖北襄阳)人民的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以及对文学传承的重视,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春日会韩武康章后亭联句

后园堪寄赏,日日对春风。

客位繁阴下,公墙细柳中。

坐看青嶂远,心与白云同。

林暗花烟入,池深远水通。

井桃新长蕊,栏药未成丛。

松竹宜禅客,山泉入谢公。

砌香翻芍药,檐静倚梧桐。

外虑宜帘卷,忘情与道空。

楚僧招惠远,蜀客挹扬雄。

便寄柴桑隐,何劳访剡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昼公联句

相逢情不厌,惜别意难为。

吾道应无住,前期未可知。

轻霜凋古木,寒水缩荒陂。

宾雁依沙屿,浮云惨路岐。

林疏看野迥,岸转觉山移。

寄赏惊摇落,归心叹别离。

草堂思偃蹇,麈尾去相随。

勿谓光阴远,禅房会一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重联句一首

相将惜别且迟迟,未到新丰欲醉时。

去郡独携程氏酒,入朝可忘习家池。

仍怜故吏依依恋,自有清光处处随。

晚景南徐何处宿,秋风北固不堪辞。

吴中诗酒饶佳兴,秦地关山引梦思。

对酒已伤嘶马去,衔恩只待扫门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项王古祠联句

遗庙风尘积,荒途岁月侵。

英灵今寂寞,容卫尚森沈。

霸楚志何在,平秦功亦深。

诸侯归复背,青史古将今。

星聚分已定,天亡力岂任。

采蘩如可荐,举酒沥空林。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