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红线

技也原非幻。入危邦、床头盗合,身轻如燕。

甲帐风生申夜警,悄过兰堂深院。

好趁取、灯昏香断。

太乙神名书粉额,挂胸前、匕首龙纹灿。

奇女子,字红线。功成岂为求人见。

慰君忧、感知酬德,免他争战。

遁迹云山游世外,酒海花场谁恋。

劳主帅、中庭夜饯。

野鹤翩然随所适,冷朝阳、特赋菱歌怨。

乘雾去,碧天远。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红线》由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一位名为红线的奇女子的形象。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红线的身手不凡、机智勇敢以及其超脱世俗的个性。

“技也原非幻”,开篇即点明红线的技艺并非虚无,而是真实存在且非同寻常。“入危邦、床头盗合,身轻如燕”形象地描绘了红线在危险环境中轻盈敏捷的动作,如同燕子般灵活,暗示其身怀绝技,能够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自如应对。

“甲帐风生申夜警,悄过兰堂深院”进一步渲染了红线行动的隐秘与迅速,即使在深夜,她也能悄无声息地穿越重重障碍,展现出非凡的潜行能力。“好趁取、灯昏香断”则强调了红线行动的时机选择,她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刻采取行动,利用环境的微妙变化来掩护自己。

“太乙神名书粉额,挂胸前、匕首龙纹灿”通过描述红线胸前挂着的匕首,不仅展现了她的武器之精良,更暗示了她内心深处的坚定与果敢。这把匕首上的龙纹图案,既是力量的象征,也是她身份和使命的标志。

“奇女子,字红线”直接点明了红线的身份,作为一位奇女子,她不仅拥有超凡的技艺,还具备独立自主的精神,不为外界所束缚。“功成岂为求人见”表达了红线行事的目的并非为了博得他人关注或赞誉,而是出于内心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慰君忧、感知酬德,免他争战”展现了红线的仁慈与智慧,她以自己的行动化解了他人的忧虑,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斗,体现了她对和平与和谐的追求。

“遁迹云山游世外,酒海花场谁恋”描绘了红线远离尘嚣,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她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动,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劳主帅、中庭夜饯”可能是指红线在某个重要场合帮助了某位领导者,以夜宴的形式表达感激之情,体现了她与社会高层的互动,以及在关键时刻发挥的重要作用。

“野鹤翩然随所适,冷朝阳、特赋菱歌怨”以自然界的野鹤为喻,表现了红线如同野鹤一般,随心所欲,不受拘束,即使在清晨的冷阳下,她也能赋诗抒发内心的哀怨,展现了她情感的丰富与复杂。

“乘雾去,碧天远”最后两句表达了红线离开尘世,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如同乘着雾气远去,最终达到一片碧蓝的天空,象征着她灵魂的升华与解脱。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塑造了一个既有超凡技艺、又具备高尚品德的奇女子形象,展现了她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自由、和平与正义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红绡

赫赫威权者。锁金闺、名姝十院,花台月榭。

何必绯桃延佳士,此是君侯自惹。

又何必、乌龙守夜。

一面菱花云记取,好良期、三五清辉射。

花阴底,月光下。潭潭院宇人皆怕。

越重垣、金釭半敛,云鬟初卸。

空倚玉箫愁不尽,蓦地人来迎迓。

问何术、仙乎神也。

磨勒奇谋人不识,莽昆仑、能使红绡嫁。

百年偶,本无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台城路.四月廿四城东泛舟

清溪一带城东路,新蜩乍鸣高柳。

五里蒹葭,数声啼鸟,正是薰风时候。将船载酒。

感卅载重来,光阴回首。

蟹罟鱼罾,小楼临水尚依旧。

天光水影荡漾,看翩翩巧燕,波面飞逗。

绿树成阴,红栏倒影,野色暗侵襟袖。维舟渡口。

听萧寺钟声,梵宫轻扣。留客殷勤,再来秋雨后。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八归.题张雪鸿秋荷双鸳

雪泥鸿爪,文章游戏,只不过偶然耳。

红衣坠露无多少,画出半秋天气,双鸳相倚。

岸草汀花残照外,对渺渺、冷烟寒水。

已看到、寥落西风,又吹过沙尾。睡去。

迷离短梦,缠绵情绪,结伴荷花莲子。

忘机淡宕,逍遥野浦,不与世间闲事。

甚风流活计,装点溪山被纹绮。

好意态、金针谁绣,老笔同题,消遣绿窗里。

形式: 词牌: 八归

贺新凉.康介眉夫人嘱题榕阴消夏图

深院闲池馆。此神仙、清凉世界,热红尘远。

午倦停针消长昼,榕叶婆娑影转。

正茉莉、蛮花香散。

花底翩翩瑶台侣,羡连枝、玉树人清婉。

联好句,写双管。鲛绡衣薄轻罗扇。

拥金盘、荔支熟矣,槟榔初荐。

一幅新图传陈事,历历红栏碧藓。

好随载、镜奁书案。

粤峤珠江当年景,寄都门、女伴题诗满。

惜末识,画中面。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