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七)

倾城爱劲竹,古士惟徽之。

而我独爱君,不见即相思。

今矧万里游,动为三岁期。

索居念金兰,惘然伤别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全城的人都喜爱那挺拔的竹子,古代的士人中只有徽之最为欣赏。
然而我唯独钟爱你,见不到你就开始思念你。
如今我远行万里,每一次都期待着三年后能再见。
独自一人时,我怀念我们的友情,心中充满离别的惆怅。

注释

倾城:全城人都。
爱:喜爱。
劲竹:挺拔的竹子。
古士:古代的士人。
惟徽之:只有徽之。
君:你。
即:就。
矧:何况。
万里游:远行万里。
动:每次。
三岁期:三年后。
索居:独自一人。
念:怀念。
金兰:深厚的友情。
惘然:惆怅。
伤别离:感到离别的痛苦。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思念。开篇即以"倾城爱劲竹,古士惟徽之"设定了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荡漾的背景,其中“倾城”二字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普遍的喜爱,而“古士惟徽之”则暗示这种喜爱不仅限于当下,更是自古以来所共鸣。然而,诗人的情感并不止步于此种共通的喜好,他的个人感情更为深厚,故而有"而我独爱君,不见即相思"之语,这里的“独”字显得尤为突出,表明诗人对所托之人的特别钟爱。

以下几句"今矧万里游,动为三岁期"则是在讲述一种时间与空间的隔绝。诗人提及自己即将踏上远行,而这种离别之痛已经让他在心中设定了一个期限,似乎只有等待这漫长时光的流逝才能重新团聚。而“索居念金兰,惘然伤别离”则是对所留之人的思念和对分离之苦的感慨。这里的"索居"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的心境,而"金兰"则象征着美好而脆弱的事物,"惘然"二字更是深化了这种思念与哀伤的情绪。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沉情感。它不仅仅是对所托之人的个别爱恋,更是一种在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共同记忆与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六)

蜀都蕴奇气,古今生英儒。

歌童选何武,狗监献相如。

煌煌直金马,蔼蔼侍玉除。

归入芸香阁,无废五车书。

形式: 古风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五)

翔风走尘沙,草树正玄黄。

烟昏路漫漫,日冷云苍苍。

杜公作诗处,武侯近战场。

陈迹勿惊心,俯仰已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四)

之子才如冰,不应常负弩。

勿为为贫谋,一意在阿堵。

广都绮縠地,当念珠还浦。

惟廉可立身,勿使嗟供虏。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三)

昔余旅长洲,寄傲碧江潭。

十年客风埃,留滞困周南。

冉冉老将至,兀兀漫穷探。

故人各变化,漂零空自惭。

形式: 古风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