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军曹殿丞寄荔支

厚叶先枝新绛囊,使君分寄驿人忙。

彩毫封处曾留意,筠笼开时不见香。

风色甚豪应少损,路程差近得分尝。

闽州纵有千千树,未抵家园气味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茂密的叶子簇拥着新绛色的果实,刺史大人吩咐驿站人员忙碌地分发。
在精心封装的彩色毛笔下,我曾满怀期待,但打开竹篮时却闻不到香气。
风中的香气虽然浓郁,但经过长途跋涉,恐怕会有所减少。
即使闽州的花木再多再美,也比不上家乡的气息长久而深沉。

注释

厚叶:茂密的叶子。
新绛囊:新绛色的果实。
使君:刺史大人。
驿人:驿站人员。
彩毫:彩色毛笔。
留意:期待。
筠笼:竹篮。
香:香气。
风色:风中的香气。
豪:浓郁。
损:减少。
路程差近:路程虽近。
得分尝:能有机会品尝。
闽州:福建地区。
千千树:形容众多树木。
家园:家乡。
气味长:气息长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蔡襄所作的《兴化军曹殿丞寄荔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收到荔枝的过程和感受。首句“厚叶先枝新绛囊”形象地写出荔枝果实饱满,叶片新鲜,装在红色的布袋中,显得尤为诱人。次句“使君分寄驿人忙”则点出荔枝由官员分发,送达过程中的忙碌景象。

“彩毫封处曾留意”描述了收件人对精美包装的关注,暗示荔枝的珍贵。“筠笼开时不见香”进一步描绘打开竹篮时,香气并未扑鼻而出,让人期待其内在滋味。接下来,“风色甚豪应少损”表达了对荔枝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风吹雨打的担忧,但诗人仍期待能品尝到荔枝的美味。

最后两句“闽州纵有千千树,未抵家园气味长”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荔枝的深深怀念,认为即使闽州的荔枝再多,也比不上自家门前那份独特的香气和味道。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因书答河东转运杨乐道

前岁君提岭外兵,国门南路送君行。

由来成事多天幸,直向危时见世情。

勉力朝廷论大计,甘心江海就私荣。

牢愁应解侵人骨,未老先教白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翠岩寺

揽蔓岩扃峻,交绳宝界平。

斜峰约云势,乾树起秋声。

泉槛妨蛩响,霜楼助月明。

冥筌兼洒落,警句一何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江头别杜殿丞

扬子江头南北路,木兰船上往来人。

年华衮衮东流水,世事劳劳薄宦身。

回首天涯成远别,忘怀物外自相亲。

津亭共起忧时叹,重记津亭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西郊

晓盖西郊道,春光极太虚。

村风香晚稻,溪日曝寒鱼。

雀噪饥鹰下,山空病木疏。

归期侵杪岁,友思望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