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好友汪仲嘉待制奉祠归乡所作,以"论"字为韵脚。诗中描绘了汪仲嘉从繁忙的朝廷生活退隐到自然山水间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丹霄碧海眇高鶱",以壮丽的景象开篇,象征着汪仲嘉从朝廷高位上退下来,如同仙鹤般翱翔于天地之间,显得超凡脱俗。"厌直承明却自论",写他厌倦了朝堂的直庐生活,选择自我评价与反思,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的追求。
"宝马十年听漏箭,扁舟一雨看潮痕",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过去十年里乘坐华贵的马车,频繁应对朝政,如今则乘一叶扁舟,品味自然的潮汐变化,生活节奏明显放缓。
"侍臣相忆松门远,归客还怜菊径存",表达了诗人对汪仲嘉的思念,以及对友人归乡后能享受宁静生活的羡慕,松门和菊径都寓含了隐逸生活的意象。
最后两句"清润要非山泽相,又烦一札下云根",再次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希望汪仲嘉能在山水间找到心灵的滋润,同时也暗示自己期待着朋友的书信,如同期待云根下的消息,寄托了深深的关切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赞美了友人的归隐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