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荻港

廿载江湖感,茫茫对此生。

残晖乱樯影,窄港但人声。

颇复闻群盗,乘危一弄兵。

大江流日夜,谁为挽前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夏曾佑在晚泊于荻港时所作,表达了他历经江湖漂泊二十年后的感慨。诗人面对茫茫人生,夕阳余晖洒在江面上,映照出船只的乱影,狭窄的港口只有嘈杂的人声,描绘出一幅孤寂而喧闹的画面。他透露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海盗横行,人们在危险中勉强维持生活。诗人感叹大江昼夜流淌,却无人能扭转国家和个人的艰难前路。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了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122)

夏曾佑(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师杂诗》

  • 字:穗卿
  • 籍贯:钱塘

相关古诗词

题沈子培方伯寒林坐腊图谨用原韵即送方伯东归

仓书以来五千年,怯卢恐在羲炎前。

磨砖画石锲草木,物论自尔纷云烟。

观其大归亦寂寞,皆求形化而登仙。

可知人身足厌患,百家对此同相看。

韦驮雄艳出南纪,本随大梵来三禅。

金头两众迭相继,紬绎道妙稍完全。

鸺鹃夜出得五顶,胜数两宗炎与寒。

其他偏至出奇怪,同思度世殷痌瘝。

双林晚开具众妙,生老病死为因缘。

浮尘聚沫称意说,排除小果捐人天。

众生同业故同病,菩萨三大阿僧祇劫相周旋。

留惑润生本宏誓,甘就脆薄捐精坚。

先生故是应化者,天龙推出横相牵。

谈经说剑偶然事,为与五浊相缠绵。

况当火宅逼万苦,化城何必非人间。

我生廿载侍瓶钵,收拾樗散加镌刊。

慈思恨密禅恨放,宝山终见空手还。

披图恍若见前世,径欲往叩空山关。

斜阳不语归鸟寂,流水自去石自顽。

再三弹指不出定,欲往从之众业繁。

湛湛长江去,东去无由延。

寒潮归壑江岸迥,明山未上衔山圆。

机轮曳响入寥泬,塔灯隐树犹巑岏。

结茅他日定何处,得毋图中万壑千峰巅。

莼鲈自有无穷意,岂独拈花有别传。

形式: 古风

寿严又陵六十

冥心测玄化,难以智力争。

若就得见论,似亦粗可明。

必与外物遇,始有新理成。

造物凭此例,乃以有此昌。

吾人用此例,学术乃可商。

邃古有巫风,物魅恣披猖。

洞庭彭蠡间,苗民所徜徉。

及与吾族遇,其说稍精良。

五行通天人,八卦明阴阳。

糅合作史巫,用事最久长。

悠悠及柱下,哲理始萌芒。

青牛邃沦隐,赤鸟来翱翔。

又复合真伪,后以制百王。

自从制作来,大义未改常。

然而微言际,委屈不可详。

秦皇覆六合,天下赖以平。

左手携方士,右手挈儒生。

二者交相妒,乃各盗所长。

高文冠千古,此义为宗纲。

班马俨然在,吾说非荒唐。

金人既入梦,白马旋就荒。

一时流略力,辟易莫敢当。

尔来数百年,惟释为主张。

中间中国盛,非无梯与航。

景教说沙殚,大食称天方。

摩尼辨光暗,突厥祀豺狼。

细琐不足道,如沸羹蜩螗。

委蛇及赵宋,始决儒释防。

剥极在明季,弥望成汪茫。

斯时利氏学,乃适来西洋。

几何及名理,一挽空言狂。

清朝盛考订,汉唐莫与京。

推其得力处,讵非数与名。

悠悠岁千祀,沉沉书万囊。

人事变如海,玄理日以张。

寥寥数匹夫,实斡其存亡。

启非图书力,天地为低昂。

先生晚出世,时正丁晚清。

新忧日以迫,旧俗日以更。

辕驹及枥马,静待鞭与烹。

一旦出数卷,万怪始大呈。

譬如解骥足,一骋不可程。

虽云世运开,要亦贤者诚。

阳春转寒冽,风日流辉光。

两头安丝竹,中间罗酒浆。

芜词发积素,为寿登高堂。

十年例见事,相对突惭惶。

所赖尚能饮,当为尽百觞。

彭篯非所志,相期在羲皇。

形式: 古风

夏曾佑稳坐钓鱼台之《寿严又陵六十》题姚惜翁像

疏灯草具会痴人,偶语诗书亦夙因。

五十自怜闻道晚,百年谁会不传真。

愿同秉烛寻流晷,便抱斯文寄贱贫。

岂为乾嘉耆旧感,纷纷漠宋总成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严几道江亭饯别图

七年人海几升沉,孤往谁知去国心。

看到画图风景地,交柯乱叶最精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