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冲益寄淮口阻风及清淮道中诗二首又次涟水一首用其韵和寄(其三)

故人尺素来天际,颇忆当年任守垒。

平明一笑百事空,不作细书书纸尾。

寄书五湖夸海岱,入眼沧溟无百里。

军城崒屼枕青山,地脉遥从岱宗起。

题诗要为写高阁,播飏意欲先糠秕。

晚登南宫头已白,却驾朱轓临泗水。

丹烧未辨令威鹤,神游先跨琴高鲤。

可怜萧散竹林士,埋玉青山骨空委。

人生一世偶相值,转首羲皇不停晷。

西山妙迹欲仙去,爽气朝来尽如洗。

遥知吊古一长喟,引送浇愁付浮蚁。

有诗淮上可微吟,会有流鱼出倾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名为《傅冲益寄淮口阻风及清淮道中诗二首又次涟水一首用其韵和寄》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友人傅冲益寄来的诗作,以及对淮河沿途景色的感慨。

诗的开头“故人尺素来天际”,以“尺素”比喻书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颇忆当年任守垒”则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充满了深情厚谊。接下来“平明一笑百事空,不作细书书纸尾”,通过描述清晨的一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书信内容的简略。

“寄书五湖夸海岱,入眼沧溟无百里”,展现了傅冲益诗中的广阔视野和豪迈情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作品的欣赏。接着“军城崒屼枕青山,地脉遥从岱宗起”,描绘了军城依山而建的壮丽景象,以及地脉延伸至泰山的深远意境,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题诗要为写高阁,播飏意欲先糠秕”,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像糠秕一样传播四方,影响深远。接下来“晚登南宫头已白,却驾朱轓临泗水”,描述了诗人晚年登高远眺的情景,以及驾着华丽的车马来到泗水边的场景,充满了岁月的沧桑感。

“丹烧未辨令威鹤,神游先跨琴高鲤”,通过引用古代神话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最后“可怜萧散竹林士,埋玉青山骨空委”,表达了对隐居竹林的文人雅士的同情,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情操。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周萃秀才惠诗次韵酬之一首

病骥伏长坂,悲鸣想戎轩。

游鱼落枯肆,堕泪临河坟。

人生道脩阻,趼足穷昆崙。

沈渊探骊颔,一跌万鬼邻。

我老不解事,区区算沙尘。

读书亦良苦,内视馁且贫。

为文富诙笑,初不救否屯。

尔来自箴切,习气不复存。

方将补黥劓,寂兀谢世纷。

朝露视穷达,春冰释痴嗔。

君胡创推激,发我惰与昏。

如君东吴秀,俊拔昔所闻。

名驹始就秣,意气已不群。

抗脏市门客,岂堪同日论。

形式: 古风

秋雨三首(其一)

细字忽难读,松窗失朝晖。

开帘视天宇,屯云凝如黳。

霏微乍喷洒,翕忽看淋漓。

斯须建百川,中庭即方池。

秋雷亦动地,势汹万鼓鼙。

虚檐忽无声,苍狗变白衣。

飘摇露穹碧,凉飙洗蒸炊。

雨师真解事,作止适所宜。

形式: 古风

秋雨三首(其二)

十日丽辰次,如环了无端。

人言秋甲子,畏湿不畏乾。

向来谯门道,旁立三尺坛。

故勤壁间缘,一起泥中蟠。

青衣跃且躁,有如沐猴冠。

先声忽洒道,直此辰与干。

迩来未旬浃,三见急雨寒。

黄流抺河草,连樯度平澜。

良苗有佳色,未觉千亩宽。

时旸亦须早,无使江湖翻。

形式: 古风

秋雨三首(其三)

华首三不遇,求田亦良图。

莫嗔湖海士,豪气故不除。

扶犁本吾事,二顷终胜无。

绕舍生蒿蓬,闭门种英芜。

从渠百尺楼,笑此蜗牛庐。

吴中久卜邻,会从故人居。

荆溪一廛地,傥与求羊俱。

屠门过大嚼,一雨喜有馀。

正恐二三子,联翩蹑云衢。

空令千里驾,怅望黄公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