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花(其四)

谁与猩猩血染红,重重叠叠费春工。

应无暴物侵和气,自有深根藏暖风。

每见灵芝三秀了,回看凡艳一时空。

如环光景循将遍,又到江南梅信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的作品,名为《长春花(其四)》。诗中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不拔和独自绽放,表达了作者对于梅花的深切赞美以及对它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态度的认同。

“谁与猩猩血染红,重重叠叠费春工。” 这两句通过猩猩用血色之花作为装饰的奇特画面,形象地表达了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的艰难和珍贵,以及它在春天来临时所承受的自然力量考验。

“应无暴物侵和气,自有深根藏暖风。” 这两句强调了梅花不畏严寒,能够抵御外界的侵袭,拥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梅花似乎有着深厚的根基,能够在内心中孕育出温暖之气,这是其生存之道。

“每见灵芝三秀了,回看凡艳一时空。”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灵芝(传说中的仙草)的秀美与一般花卉的繁华,表达了梅花超脱于常花之上的独特风姿和永恒价值。

“如环光景循将遍, 又到江南梅信通。”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梅花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上的认同,他希望能够像环绕在梅花周围的光景一样,将这种美好循序渐进地体验遍布,而非仅限于某一时刻或地点。江南之地,梅花更是信守本真、传递着不变的风骨,这里的“信通”也暗含了诗人对梅花精神的赞同和传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以及深入浅出的比喻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梅花坚韧不拔、独特风姿以及超凡脱俗的精神内涵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

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形式: 古风

还旧居

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

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

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

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形式: 古风

连雨独饮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

自我抱兹独,僶俛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形式: 古风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