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
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
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
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高远的视野和深远的历史感。开篇“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两句,通过登高望远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鹳雀楼上所能看到的广阔景致,楼影伸入河中,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接着,“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烟树迷离之中,诗人眼中的陕地似乎与众不同,而山河蜿蜒,如同古道通往秦地,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白日即白昼,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兴亡变化皆如过眼云烟,留给后人的只是历史的尘埃。
最后,“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两句,以鹳雀的飞翔和城墙草木的季节更替,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鹳雀不知飞向何方,而城角的野草却在春风中自在地生长,这是对生命力与历史永恒相结合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洞察古今的胸怀。
不详
生卒年里贯均未详。曾登进士第,有诗名,与储嗣宗友善。著有《司马先辈集》,《全唐诗》
远客家水国,此来如到乡。
何人垂白发,一叶钓残阳。
柳暗鸟乍起,渚深兰自芳。
因知帝城下,有路向沧浪。
古院闭松色,入门人自闲。
罢经来宿鸟,支策对秋山。
客念蓬梗外,禅心烟雾间。
空怜濯缨处,阶下水潺潺。
雷息疏雨散,空山夏云晴。
南轩对林晚,篱落新蛩鸣。
白酒一樽满,坐歌天地清。
十年身未闲,心在人间名。
永怀君亲恩,久贱难退情。
安得蓬丘侣,提携采瑶英。
有田不得耕,身卧辽阳城。
梦中稻花香,觉后战血腥。
汉武在深殿,唯思廓寰瀛。
中原半烽火,此屋皆点行。
边土无膏腴,闲地何必争。
徒令执耒者,刀下死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