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檄往夷中至北口有作

辰州别驾小苏翁,履历溪山老病聋。

官府本无三异政,野人犹习五溪风。

寰中草木愁荒旱,化外夷人乐战攻。

倅郡未多头半白,江山应笑我无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苏翁的小别驾在辰州的官宦生涯,以及他对于当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独特感受。诗中充满了对地方风土人情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会。

首联“辰州别驾小苏翁,履历溪山老病聋”开篇即点出人物身份与经历,苏翁作为别驾,长期行走于溪山之间,岁月的累积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履历,也伴随着年岁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以至于听觉开始衰退。“履历溪山”四字生动地展现了苏翁与自然山水的深厚联系,“老病聋”则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不易。

颔联“官府本无三异政,野人犹习五溪风”转而探讨官府与民间的关系。苏翁认为官府并无特别的政绩可言,但这里的“三异政”并非实指,而是借喻,暗示官府治理的平庸与乏善可陈。同时,通过“野人犹习五溪风”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地方风俗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表现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颈联“寰中草木愁荒旱,化外夷人乐战攻”进一步深化了对地方环境与人文的描绘。苏翁以“寰中草木愁荒旱”形象地表达了对当地干旱天气的担忧,同时也暗含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而“化外夷人乐战攻”则揭示了边疆地区特有的社会状态,既体现了对外来文化与冲突的敏感,也反映了对边疆稳定与和平的期待。

尾联“倅郡未多头半白,江山应笑我无功”是对自身官宦生涯的反思与感慨。苏翁自嘲自己虽已年迈,却并未为地方带来显著的政绩,表达了对自己官职与能力的谦逊评价。同时,最后一句“江山应笑我无功”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身功业的自我解嘲,流露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苏翁对官场与地方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切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的作品。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凤滩

怪石纵横剑戟开,喷天风浪响春雷。

凤山高引云中去,滩水元从天上来。

万壑生风闻虎啸,两崖斜日有猿哀。

瘴烟毒雾夷人境,老子平生有分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狮滩

险恶狮滩旧有名,舟人到此亦先惊。

巉岩乱石剑戟立,奔激急湍雷鼓鸣。

云洞幽深蛇鼠怪,岩崖险峻虎狼争。

游人到此高翘首,莫听号猿有泪零。

形式: 七言律诗

过夷中途次四首(其一)

渺渺舟航不计程,夷中山水未通名。

千形万状争呈怪,吐雾兴云显厥灵。

箫鼓绕船溪子笑,衣冠过峡野人惊。

全凭信义为戈甲,不怕夷酋胆不倾。

形式: 七言律诗

过夷中途次四首(其二)

平生行止只由天,敢把头颅歏老年。

云树两崖遮日月,关山千里冒风烟。

蛮郎赤脚争来迓,麋鹿窥人不近前。

莫道老夫非铁汉,寸心非铁不如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