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朝玉爱竹轩

阴森窗外万琅玕,尽日吟翁此倚阑。

曾借春风闲管勾,喜从劫火报平安。

四时青眼相看易,三世同盟耐久难。

千古溪林遗事在,不妨标致共高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生活图景,窗外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平和安宁时刻的珍视。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阴森窗外万琅玕" 一句,以“阴森”形容窗外之景,既有静谧之意,又透露出一种幽深的美;“万琅玕”则是对窗外自然景观的精致描绘,给人以无限联想空间。

"尽日吟翁此倚阑" 中,“尽日”表明诗人在这一静谧之境中沉醉忘返;“吟翁”则是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艺术享受。

接下来的两句 "曾借春风闲管勾,喜从劫火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其中,“曾借春风”一词,透露出诗人曾在春日里借助和煦的春风来进行创作或是感受自然之美;“喜从劫火报平安”则表明经历过艰难险阻后,对现在的平静生活感到欣慰。

"四时青眼相看易,三世同盟耐久难" 两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时间流逝与生命脆弱的感慨。其中,“四时青眼”形容大自然的长存不变,而“三世同盟”则是对人间情谊的珍视与怀念。

最后两句 "千古溪林遗事在,不妨标致共高寒" 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传承和个人生命价值的思考。其中,“千古溪林遗事在”表明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故事等待发掘,而“不妨标致共高寒”则是诗人对个人的生命轨迹给予肯定的态度,尽管面临着时间的考验,但仍然坚持自己的追求和生活方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豁达。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洪崖仙坛

树精不死卧松关,呵护仙翁旧禁坛。

天阔难寻骑去鹤,井香疑有炼成丹。

山如辟谷秋逾瘦,屋尚凌虚夏亦寒。

行遍苍崖无石髓,空和凉月倚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贱容

骨多肉少与梅同,老向江南风雪中。

万事羞称司马好,一生不送退之穷。

偶贪识字头先白,稍欲工竽面即红。

说与丹青莫饶笔,肩山只合付何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燕去十年复来巢

双燕窥帘认主人,十年不见忽过门。

乌衣故国今何在,苍箓遗民老幸存。

芹沼不香惊绿暗,草堂无语对黄昏。

从今不必依王谢,只好寻常烟雨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穆陵大礼图

丹青百丈鹅溪绢,缥轴南郊大礼图。

官隶威仪犹是汉,山河风景已非吴。

秋阴汾水年年雁,月黑连昌夜夜狐。

辇路莫惊荒草暗,鮧膏灯灭出金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