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寺

杖屦入云端,天空眼力宽。

地因山气湿,窗带瀑声寒。

隐几俗氛远,捲帘僧梦残。

相逢隐沦者,妙语亦翻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拄杖登山,视野开阔如入云端。
大地因山的气息而湿润,窗户边回荡着瀑布的寒声。
倚着几案,世俗的纷扰远离,拉开窗帘,僧人的梦境破碎。
与隐居之人相遇,妙语连珠,如同激起层层涟漪。

注释

杖屦:拐杖和鞋子,指代登山。
云端: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的地方。
山气:山中的雾气或气息。
湿:湿润,形容因山气而带来的湿润感。
隐几:倚着几案,表示闲适的生活方式。
俗氛:世俗的气氛或尘世的喧嚣。
僧梦:僧人的梦境,可能象征超脱尘世的心境。
翻澜:翻腾不息,形容妙语激发的情感波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崇嶓在翠云寺的游历与感悟。首句“杖屦入云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徒步登山,仿佛步入云端的场景,显示出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精神。次句“天空眼力宽”,通过登高望远,诗人的眼界开阔,心境也随之变得宽广。

第三句“地因山气湿”,写出了山间环境的湿润清新,暗示着诗人身处的翠云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生机。第四句“窗带瀑声寒”,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独特氛围,窗外瀑布声清凉,增添了禅意与静谧。

第五句“隐几俗氛远”,诗人坐在简朴的几案旁,远离尘世的纷扰,感受到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捲帘僧梦残”,通过卷起窗帘的动作,暗示僧人的生活节奏和诗人暂作停留的禅意梦境。

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翠云寺的自然景色和僧人生活的点滴,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志同道合者的相遇带来的欣喜。诗人妙语连珠,使得这幅山水画卷中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收录诗词(107)

赵崇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莲

一莲瓶中枯,一莲池中子。

结子心虽苦,而犹胜枯死。

赏心一日期,讵非得生理。

君看千岁樗,荒郊永沦弃。

形式: 古风

人生叹

壮老互沦谢,百年如奔霆。

竞将无穷忧,劳此有尽形。

生时一幻化,死即归杳冥。

亦有贤达人,视死如未生。

亦有醉梦人,既死心未平。

逆旅朝暮閒,八风无时停。

扰扰安足计,熙然慰吾情。

形式: 古风

反挽歌二首(其二)

死生虽异涂,昭晰本一理。

崦嵫落圆景,一诀非永逝。

达人随元化,生死一剧耳。

生生常痴冥,安知非真死。

死当安吾归,生当适吾意。

形式: 古风

反挽歌二首(其一)

生人送死人,哀哀泪如霰。

生人阅寒暑,冉冉亦如电。

来去递相送,展转不可见。

丘樊谨封殖,陵谷犹有变。

万古长如斯,何庸致深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