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如刘阮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
绮筵散后绣衾同,款曲见韶容。
山枕上,长是怯晨钟。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仙境交游的意境。"曾如刘阮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 表示诗人以古代寻仙问道的人物自居,如同刘安(淮南王)和阮籍,他们追寻仙人的足迹,在深山之中邂逅仙境。此句既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志向,也映射出其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绮筵散后绣衾同,款曲见韶容" 描写了一种柔和、温馨的情景。诗人在仙境中享受着与仙女共处的时光,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好。这里的“绮筵”、“绣衾”都是华丽精致的织物,比喻仙界中的生活极尽繁华。
"山枕上,长是怯晨钟" 则透露出诗人在这超然世外的环境中,对现实世界的某种留恋。尽管身处仙境,但心中仍旧有着对尘世的牵挂,那清晨的钟声,虽然遥远,却依然能够唤起内心的波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神秘又美好的仙境世界,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不详
顾敻,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及字号均不详。以小臣给事内廷,见秃鹫翔摩诃池上,作诗刺之,几遭不测之祸。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累官至太尉。能诗善词。《花间集》收其词55首,全部写男女艳情
露桃花里小楼深,持玉盏,听瑶琴。
醉归青琐入鸳衾,月色照衣襟。
山枕上,翠钿镇眉心。
红炉深夜醉调笙,敲拍处,玉纤轻。
小屏古画岸低平,烟月满闲庭。
山枕上,灯背脸波横。
昔日曾看瑞应图,万般祥端不如无。
摩诃池上分明见,仔细看来是那鹕。
瑟瑟罗裙金线缕,轻透鹅黄香画裤。
垂交带,盘鹦鹉,袅袅翠翘移玉步。
背人匀檀注,慢转娇波偷觑。
敛黛春情暗许,倚屏慵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