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六咏(其二)

山丹炫南土,盈尺愧西京。

所至曾无比,知非浪得名。

未须求别种,尚欠剥繁英。

行复春风度,天涯眼暂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寓居六咏(其二)》。诗人以山丹(一种植物)为题材,通过描绘山丹在南方土地上展现出的鲜艳色彩和尺寸对比,表达了对山丹独特品质的赞赏。"盈尺愧西京"一句,意指山丹虽小,却能与京城的名花相媲美,流露出诗人的惊叹和谦逊。

"所至曾无比,知非浪得名",进一步强调了山丹出众的品质,认为它实至名归,不是徒有虚名。诗人接着提出,无需寻找其他品种,山丹的繁花似锦已经足够吸引人,但似乎还欠缺一些剥落繁花的过程,这可能暗示着期待更深层次的欣赏或某种内在的美。

最后两句"行复春风度,天涯眼暂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将带来新的生机,让远方的人也能一睹山丹的风采,使人心境开阔。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赞美。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寓居六咏(其五)

大鸡如人立,小鸡三寸长。

造物均付予,危冠两昂藏。

出栏风易倒,依草枯不僵。

后庭花草盛,怜汝计兴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中年闻道觉前非,邂逅仍逢老顺师。

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锤。

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

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曾子固舍人挽词

少年漂泊马光禄,末路骞腾朱会稽。

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

平生碑版无容继,此日铭诗谁为题。

试数庐陵门下士,十年零落晓星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曾郎元矩见过逾月听其言久而不厌追感平昔为赋诗

胄子相从得佳婿,掖垣同直喜良朋。

交情不意隔生死,世事休论有废兴。

宿草芊绵泪入土,故琴牢落恨填膺。

远来似觉清谈胜,试问传家今几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