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栗玉圆彫蕾,金钟细著行。
来从真蜡国,自号小黄香。
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
南枝本同姓,唤我作它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蜡梅花的生动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深情寄托。诗人通过对蜡梅花的形态、香气等的描绘,展现了它独特的韵味与品格。
“栗玉圆彫蕾”一句,用了比喻手法,将蜡梅花比作栗玉,形容其花朵浑圆而珍贵。"金钟细著行"则通过蜡梅花瓣如金钟般细腻的感觉,传达出一种精致与和谐之感。
“来从真蜡国”、“自号小黄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蜡梅花来源的想象以及它独特的香气。"真蜡国"可能是指蜡梅花原产于南方,而"小黄香"则突出了蜡梅花清新而不俗的香味。
“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两句,分别描绘了晚风中蜡梅花散发的淡雅香气,以及早晨阳光透过花朵所呈现出的温暖美景。这些描述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南枝本同姓”、“唤我作它杨”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蜡梅与自己同姓("杨"在这里既指蜡梅,也是诗人自己的姓氏),表达了一种亲切与共鸣之情。这种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连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蜡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独到的艺术表达。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碧琉璃地展青罗,横作一波仍万波。
突起银山倚空立,碎成雪阵掠人过。
争先打岸终谁胜,淘尽浮沙奈汝何。
借与楼船泄馀怒,摇来兀去尽从佗。
已过方山了,横山更绝奇。
争高一尖喜,妒逸众青追。
万马头惊拶,千旗脚恣吹。
娟峰恰三五,隔柳尚参差。
相识横山塔,于今十五年。
孤标立绝顶,秃影照清川。
寂寞无香火,将迎几舫船。
吾衰岂重过,珍重塔中仙。
樱桃一雨半彫零,更与黄鹂翠羽争。
计会小风留紫脆,殷勤落日弄红明。
摘来珠颗光如湿,走下金盘不待倾。
天上荐新旧分赐,儿童犹解忆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