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玄墓山探梅时所见的美景与心境。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自然之趣以及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寒浦入轻舟,春山引孤策”描绘了诗人乘着小舟,沿着寒冷的河岸前行,同时在春意盎然的山间行走的情景,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接着,“烟开见飞鸟,雪澹无行迹”通过烟雾散开后见到飞翔的鸟儿,以及雪地上的足迹消失不见,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
“仄径援山臂,高根逗泉脉”描述了狭窄的山路蜿蜒向上,攀援而上时仿佛触摸到山的臂膀,高大的树木与泉水相映成趣的画面。接下来,“旁临邓尉卑,回望阊门窄”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山的高度与道路的狭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反观与反思。
“日照寺微绀,湖涵梅尽白”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寺庙呈现出淡淡的紫色,湖面上倒映着洁白的梅花,色彩鲜明而又和谐。最后,“诸天恣花供,大地成香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花开满地、香气四溢的赞叹,以及对这种美好景象的深深沉醉。“石壁张丹青,茶山啜云液”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壁上的自然景观如同画卷般美丽,而品茗时仿佛能品尝到云雾中的甘露,充满了诗意与禅意。
整首诗通过对玄墓山探梅过程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