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登北山

推篷数峰出,野色弄新晴。

雷复阳初长,雪消山更青。

岭坳孤塔露,木杪片云生。

何日尘缘了,来寻猿鹤盟。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推开篷子,几座山峰显现,野外景色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
春雷再次响起,阳光逐渐充足,积雪融化,山色更加翠绿。
山岭低洼处,一座孤独的塔影若隐若现,树梢上飘起一片云彩。
何时能了却尘世俗缘,来此与猿鹤为伴。

注释

推篷:打开船篷。
野色:野外景色。
新晴:雨后放晴。
雷复:春雷再次响起。
阳初长:阳光开始充足。
雪消:雪开始融化。
山更青:山色更加翠绿。
岭坳:山岭低洼处。
孤塔:孤独的塔。
木杪:树梢。
尘缘:世俗的缘分。
猿鹤盟:与猿鹤结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初夏山景图。诗人通过“推篷数峰出,野色弄新晴”一句,展现了春意盎然、层峦叠嶂的北山风光,其中“推篷”指的是行走在山间小路上,“数峰”则突出了连绵不绝的山势,而“野色弄新晴”则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在春天的颜色变化和明媚的晴空。

接下来,"雷复阳初长,雪消山更青"两句,通过对雷声渐远和日照增强的描写,以及积雪融化后山色更加鲜亮的描述,传达了季节转换时自然界的活力与变化。这里“雷复”指的是春雷逐渐减少,“阳初长”则表明太阳的光线变得更为温暖和持久,而“雪消山更青”则展示了雪融之后,山体更加郁郁葱葱。

"岭坳孤塔露,木杪片云生"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的景象。岭坳,即山谷之中,孤塔露出,给人以幽深之感。而“木杪”指的是树梢,“片云生”则是说少量的云朵在树梢间缓缓生成,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最后,“何日尘缘了,来寻猿鹤盟”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何日"表达了一种期待,而“尘缘了”则意味着摆脱世俗羁绊,“来寻猿鹤盟”则是希望能够像古代仙人一样,找到灵魂的归宿之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初夏山景的美丽图画,更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尘嚣、回归自然的深切愿望。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席赠太阳山极圆上人

招提几百载,其来自唐室。

屡此系扁舟,过门不暇入。

岂图今之行,招携叙旧室。

遂停欲归棹,重整倦游屐。

粤昔有高僧,斯地曾卓锡。

湛然一方泉,千岁停寒碧。

古殿倚太阳,佛光含慧日。

巍巍屋上峰,森森庭下杓。

禅房窈且深,竹树尤静密。

开尊具浊馔,领客日至夕。

久要亦所难,此意岂易得。

探囊出诗章,往往名胜笔。

诵诗所以名,极圆而圆极。

形式: 古风

君道

勋华相授受,谟典所具述。

其要在厥中,精一而允执。

惟诚乃能精,惟诚乃能一。

是以无党偏,是以臻正直。

三代所共守,百世不可易。

伯者假仁义,战国尚诈力。

汉唐非无君,文为事矫饰。

其能粹而王,一指不可屈。

所以无善治,循袭至今日。

纯诚而不杂,惟皇斯立极。

敛敷锡庶民,懋建昭大德。

治欲往古如,舍此他无术。

形式: 古风

坟院新篁(其二)

世更日月几昃盈,依然有谷中窈冥。

脩筠夹道互经纬,宛如一机翠织成。

非繇培植得揽玩,何异不稼而有囷。

箨龙个个出头角,密者栉比疏犹簪。

婵娟色媚已映月,团栾气合行屯云。

雨馀寻丈忽耸拔,其上速若鸢肩腾。

中边别种相间簉,又类润玉陪清冰。

我将于此事著述,编摩自足供杀青。

此君时对吐秀句,榆境亦不孤閒身。

凉床滑簟午睡足,坐听雅奏来风声。

形式: 古风

坟院新篁(其一)

琅玕挺秀径尺盈,森森直上摩苍冥。

封培保护犹重器,岁馀二十林方成。

绳绳孙子更杰出,远过鼻祖尤轮囷。

蔚然翠羽渐成葆,稚者碧玉初抽簪。

泥涂甫见露头角,意气已欲生风云。

繁枝会致凤栖止,修干能作龙飞腾。

我来其下避新暑,洒若涧壑涵层冰。

清高直亮异凡种,愿言世与山长青。

绿漪岂但为目玩,于焉观德知修身。

吾宗睿圣所宜法,如圭如璧扬休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