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九日蓝田崔氏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乐趣的热爱。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的沧桑变化,虽有悲秋之情,但还是要强迫自己放宽心态,享受眼前的快乐时光,与朋友共同度过愉悦的时刻。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户外饮宴的情景,可能因为风大而头发被吹乱,感到有些尴尬,但又不失幽默地借此与周围的人开玩笑,将旁人的帽子视作正统。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这两句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蓝田(蓝田崔氏庄)附近的河流水清澈,源自远方的千溪之水汇聚而成,而那座玉山则巍峨耸立,其高峻与两峰之间的寒意相映衬。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动的生活态度,即便是饮酒作乐,也要仔细品味其中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游宴的情景,展示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喜悦心情,以及他对生命短暂和未来不可预测性的深刻感悟。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
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
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
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
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
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漠漠旧京远,迟迟归路赊。
残年傍水国,落日对春华。
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
贾生骨已朽,悽恻近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