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八咏(其五)沪渎垒

筑沪兮防海,芦之东兮沪之水。

崧潭兮千秋,故垒岩岩兮枕江之流。

风凄凄兮竹萧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寿宁所作的《静安八咏(其五)沪渎垒》以沪渎垒为题,描绘了沪渎垒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氛围。

首句“筑沪兮防海,芦之东兮沪之水”,开篇即点明沪渎垒的地理位置,位于芦苇丛生的东部,面对浩瀚大海,筑建此地旨在防御外敌,体现了古代军事要塞的重要性。

“崧潭兮千秋,故垒岩岩兮枕江之流”两句,进一步描述沪渎垒的历史悠久与雄伟壮观。崧潭,指沪渎垒所在的水域,千秋意味着时间的久远,故垒岩岩则强调了堡垒的坚固和屹立不倒的形象,同时“枕江之流”形象地描绘了沪渎垒紧邻江水,位置险要,战略价值显著。

“风凄凄兮竹萧萧”一句,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暗示沪渎垒虽历经沧桑,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守护着这片土地。

整首诗以沪渎垒为线索,不仅展现了其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还通过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环境的描绘,赋予了沪渎垒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9)

寿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住持静安寺。有《静安八咏诗集》

  • 字:无为
  • 号:一庵
  • 籍贯:松江上海

相关古诗词

静安八咏(其六)涌泉

坤之机兮下旋,涌吾水兮泡漩。

一气孔神兮无为自然,吁嗟泉兮何千万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静安八咏(其七)芦子渡

芦瑟瑟兮水溶溶,望美人兮袁之崧。

雁呖呖兮心忡忡,眺东城兮江之中。

吾将踏苇兮歌清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静安八咏(其八)绿云洞

万樾兮森森,云承宇兮阴阴。

洞有屋兮云无心,我坐石兮鼓瑶琴。

耶之溪兮华之嵓,云之逝兮吾将曷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自言羊可种,不信茧成丝。

形式: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