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

卓然精明念不起,兀然灰槁照不灭。

方定之时慧在定,定慧照寂非两法。

妙湛总持不动尊,默然真入不二门。

语息则默非对语,此话要将《周易》论。

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江东三语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对佛学禅定境界的理解和赞美。诗中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的哲思,通过对比与结合,表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达到精神高度统一的状态。

"卓然精明念不起,兀然灰槁照不灭" 描述的是禅定中的清晰与智慧,以及心境之稳固,不为外界所扰。"方定之时慧在定,定慧照寂非两法" 强调了定慧的统一,既非单纯静坐,也不是只靠智慧,而是二者合一。

"妙湛总持不动尊,默然真入不二门" 表达的是心灵达到一种高级境界,既神秘又宁静,不被外物所动摇。"语息则默非对语,此话要将《周易》论" 则是说到达这种境界后,对于语言的表述也超越了平常的交流。

"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是指世人都忙于追逐外在的功用和力量,而不肯深入观察内在的真实本质。"欲知妙湛与总持, 更问江东三语掾" 则是在邀请读者若想了解更深层次的禅理,应当向有智慧的人士询问。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深邃的语言风格,展现了苏轼对佛学禅定的理解与尊崇,以及他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阳行先

室空惟法喜,心定有天游。

摩诘原无病,须洹不入流。

苦嫌寻直枉,坐待寸田秋。

虽未麒麟阁,已逃鹦鹉洲。

酒醒风动竹,梦断月窥楼。

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

拔葵终相鲁,辟谷会封留。

用舍俱无碍,飘然不系舟。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乞数珠赠南禅湜老(其一)

从君觅数珠,老境仗消遣。

未能转千佛,且从千佛转。

儒生推变化,乾策数大衍。

道士守玄牝,龙虎看舒卷。

我老安能为,万劫付一喘。

默坐阅尘界,往来八十反。

区区我所寄,蹙缩蚕在茧。

适从海上回,蓬莱又清浅。

形式: 古风

再用数珠韵赠湜老(其二)

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

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

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

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

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

耆年日彫丧,但有犊角茧。

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

形式: 古风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

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

从横落模范,谁复甘饥贫。

可怜方回痴,初不疑嘉宾。

颇念怀祖黠,嗔儿与兵姻。

失身堕浩渺,投老无涯垠。

回看十年旧,谁似数子真。

孙郎表独立,霜戟交重闉。

深居不汝觌,岂问亲与邻。

连枝皆秀杰,英气推伯仁。

我从海外归,喜及崆峒春。

新年得异书,西郭有逸民。

小孙又过我,欢若平生亲。

清诗五百言,句句皆绝伦。

养火虽未伏,要是丹砂银。

我家六男子,朴学非时新。

诗词各璀璨,老语徒周谆。

愿言敦宿好,永与竹林均。

六子岂可忘,从我屡厄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