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坚贞与和璧,利用归干将。
金玉徒自宝,高贤无比方。
挺生岩松姿,孤直凌雪霜。
亭亭结清阴,不竞桃李芳。
读书哂霸业,翊赞思皇王。
千载有疑议,一言能否臧。
儒风久沦弊,颜闵寿不长。
邦国岂殄瘁,斯人今又亡。
别离长春草,存没隔楚乡。
闻问尚书恸,泪凝向日黄。
奄忽薤露晞,杳冥泉夜长。
贤愚自修短,天色空苍苍。
铭旌敛归魂,荆棘生路傍。
门柳日萧索,穗帷掩空堂。
灯孤晦处明,高节殁后彰。
芳兰已灰烬,幕府留馀香。
常爱独坐尊,绣衣如雁行。
至今虚左位,言发泪沾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商的作品,名为《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通过对故人的怀念和赞颂,表达了自己的哀思与无限的情感。
首句“坚贞与和璧,利用归干将”以比喻的手法,将死者比作坚贞不屈的品质和宝贵的和璧,强调他们在世时的高尚德行。随后的“金玉徒自宝,高贤无比方”则更加突出了故人超凡脱俗的道德。
接下来的“挺生岩松姿,孤直凌雪霜”描绘了一种坚强不屈、独立不羁的形象,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出诗中人的高洁品格和坚韧性格。紧接着,“亭亭结清阴,不竞桃李芳”则表达了对故人超脱世俗、不与凡尘争锋的赞美。
“读书哂霸业,翊赞思皇王”一句显示出诗中人的学问和品德,而“千载有疑议,一言能否臧”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人判断力的推崇。随后的“儒风久沦弊,颜闵寿不长”表达了对当时儒家风气的担忧,以及对故人早逝的哀痛。
中间部分“邦国岂殄瘁,斯人今又亡。别离长春草,存没隔楚乡”表达了诗人的国家关怀和对故人的不舍之情。紧接着,“闻问尚书恸,泪凝向日黄”则是诗人在听闻故人消息时的悲痛流露。
后续“奄忽薤露晞,杳冥泉夜长”描绘了一个凄清孤寂的情景,而“贤愚自修短,天色空苍苍”则是对诗中人生逝如浮云的感慨。
最后,“铭旌敛归魂,荆棘生路傍。门柳日萧索,穗帷掩空堂”一段描绘了故人的灵魂归去,以及诗人对他们生前住所的怀念。而“灯孤晦处明,高节殁后彰”则是对故人死后的崇敬和追思。
整首诗感情真挚,语言典雅,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构建,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思与对故人的高度评价。
不详
唐代诗人、画家。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官虞部员外郎。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琰《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的很多诗歌
塞鸿声声飞不住,终日南征向何处。
大漠穷阴多冱寒,分飞不得长怀安。
春去秋来年岁疾,湖南蓟北关山难。
寒飞万里胡天雪,夜度千门汉家月。
去住应多两地情,东西动作经年别。
南州风土复何如,春雁归时早寄书。
行尽胡天千万里,惟见黄沙白云起。
马饥跑雪衔草根,人渴敲冰饮流水。
燕山髣髴辨烽戍,鼙鼓如闻汉家垒。
努力前程是帝乡,生前免向胡中死。
归来故乡见亲族,田园半芜春草绿。
明烛重然煨烬灰,寒泉更洗沈泥玉。
载持巾栉礼仪好,一弄丝桐生死足。
出入关山十二年,哀情尽在胡笳曲。
童稚牵衣双在侧,将来不可留又忆。
还乡惜别两难分,宁弃胡儿归旧国。
山川万里复边戍,背面无由得消息。
泪痕满面对残阳,终日依依向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