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

吾尝观天下,西北险固形。

四夷皆臣顺,二鄙独不庭。

吾君仁泰厚,旷岁稽天刑。

孽芽遂滋大,蛇豕极膻腥。

渐闻颇骄蹇,牧马附郊坰。

吾恐患已深,为之居靡宁。

堂上守章句,将军弄娉婷。

不知思此否,使人堪涕零。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主对边疆稳固与民族关系和谐的关切,通过对比四夷的臣服与二鄙的独立,表达了对边疆局势的担忧。诗中的“吾尝观天下,西北险固形”一句,开篇便设定了宏大的视角和稳固的国防形态,而后文的“四夷皆臣顺,二鄙独不庭”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边疆某些地区仍存独立之势,显示出诗人对于边疆民族关系的深刻洞察。

接下来的“吾君仁泰厚,旷岁稽天刑”一句,赞扬了君主的仁德与宽厚,同时也流露出对长期和平所带来法律宽松可能导致的种种问题的担忧。之后,“孽芽遂滋大,蛇豕极膻腥”则形象地描绘了罪恶滋生的严峻状况。

诗人通过“渐闻颇骄蹇,牧马附郊坰”一句,表达了对边疆局势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警觉,而“吾恐患已深,为之居靡宁”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问题深层次影响的担忧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最后两句“堂上守章句,将军弄娉婷。不知思此否,使人堪涕零”则描绘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在边疆战事紧张之时,朝廷中却有人沉迷于享乐,不知外界的艰难与危险,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政外交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于国家大义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收录诗词(179)

石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棋

人皆称善弈,伊我独不能。

试坐观胜败,白黑何分明。

运智奇复诈,用心险且倾。

嗟哉一枰上,奚足劳经营。

安得百万骑,铁甲相磨鸣。

西取元昊头,献之天子庭。

北入匈奴域,缚戎王南行。

东逾沧海东,射破高丽城。

南趋交趾国,蛮子舆榇迎。

尽使四夷臣,归来告太平。

谁能凭文楸,两人终日争。

形式: 古风

过潼关

昔帝御中原,守国用三策。

上策以仁义,天下无能敌。

其次树屏翰,相维如盘石。

最下恃险固,弃德任智力。

驱马过潼关,览古泪潸滴。

开元帝道明,百蛮奉周历。

田野富农桑,边隅无寇贼。

紫宸日视朝,潼关夜常辟。

天宝君政荒,宫闱养虺蜴。

恩爱成怨疾,心腹生毒螫。

朝闻发渔阳,暮已卷河北。

鸣鼓渡潼关,矢及乘舆侧。

重门徒尔设,关吏安所职。

始知资形势,不如脩道德。

形式: 古风

过魏东郊

全魏地千里,雄大视区宇。

黄河为血脉,太行为筋膂。

地灵育圣贤,土厚含文武。

堂堂柳先生,生下如猛虎。

十三断贼指,闻者皆震怖。

十七著野史,才俊淩迁固。

二十补亡书,辞深续尧禹。

六经皆自晓,不看注与疏。

述作慕仲淹,文章肩韩愈。

下唐二百年,先生固独步。

投篇动范杲,落笔惊王祜。

四方交豪杰,群公走声誉。

一上中高第,数年编士伍。

五命为御史,连出守方土。

事业过皋夔,才能堪相辅。

凤凰世不容,众鸟竞嘲诉。

狱中饥不死,特地生爪距。

貔貅十万师,盟津直北渡。

塞上诸猛将,低头若首鼠。

渴忆海为浆,饥思鳌为脯。

两手拿人肝,大床横牛肚。

一饮酒一石,贼来不怕惧。

帐下立孙吴,樽前坐伊吕。

笑谈韬钤閒,出入经纶务。

匈奴恨未灭,献策言可虏。

幽州恨未复,上书言可取。

好文有太宗,好武有太祖。

先生文武具,命兮竟不遇。

死来三十载,荒草盖坟墓。

四海无英雄,斯文失宗主。

竖子敢颠狂,黠戎敢慢侮。

我思柳先生,涕泪落如雨。

试过魏东郊,寒鸦啼老树。

丈夫肝胆丧,真儒魂魄去。

瓦石固无情,为我亦惨沮。

形式: 古风

汴渠

隋帝荒宴游,厚地刳为沟。

万舸东南行,四海困横流。

义旗举晋阳,锦帆入扬州。

扬州竟不返,京邑为墟丘。

吁哉汴渠水,至今病不瘳。

世言汴水利,我为汴水忧。

利害吾岂知,吾试言其由。

汴水浚且长,汴流湍且遒。

千里泄地气,万世劳人谋。

舳橹相属进,馈运曾无休。

一人奉口腹,百姓竭膏油。

民力输公家,斗粟不敢收。

州侯共王都,尺租不敢留。

太仓粟峨峨,冗兵食无羞。

上林钱朽贯,乐官求徘优。

吾欲塞汴水,吾欲坏官舟。

请君简赐予,请君节财求。

王畿方千里,邦国用足周。

尽省转运使,重封富民侯。

天下无移粟,一州食一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