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五首(其一)

朔风飘胡雁,惨澹带砂砾。

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

北里富熏天,高楼夜吹笛。

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边塞的萧瑟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战事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朔风飘胡雁"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背景——在北方边塞的地方,秋风正盛,带来了来自胡地(古代指中国北方及中亚地区)的雁队。"惨澹带砂砾"则形象地描绘了那种风沙交加、天气阴沉的景象。

接下来的"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两句,更深入地刻画了秋天的氛围。"长林"指的是连绵不断的树林,而"萧萧"形容叶子在风中摇曳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之感。同时,秋草不仅没被收割,而且颜色更加浓绿,这种生机与周围萧瑟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北里富熏天,高楼夜吹笛"两句,转而描绘了边塞城堡的生活。"北里"指的是边疆地区,而"富熏天"则可能是指烟火气息浓厚,这既可以理解为家宅的烟火,也可能暗示战争的硝烟。夜晚,在高楼上吹奏笛子,增添了一种孤寂与忧郁。

最后两句"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绤"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战事的关切和思念。"焉知"意味着不知道或不觉察,"南邻客"指的是来自南方或者内地的客人,而"九月犹絺绤"则是说到了秋天的九月,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留下来的温暖和情意。

整首诗通过对北国边塞秋景的描写,以及对远方故乡思念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遣兴五首(其一)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遣兴五首(其二)

长陵锐头儿,出猎待明发。

骍弓金爪镝,白马蹴微雪。

未知所驰逐,但见暮光灭。

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形式: 古风

遣兴五首(其二)

地用莫如马,无良复谁记。

此日千里鸣,追风可君意。

君看渥洼种,态与驽骀异。

不杂蹄齧间,逍遥有能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遣兴五首(其二)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