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荷

红云一梦何茫茫,绿萦瘦骨擎欲僵。

愁多有魂吊秋水,故池日夜凄新霜。

鸳鸯相顾魂已泣,白鱼起身银尺立。

堂中书客感秋风,一片青衫和泪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以"红云一梦"开篇,暗示梦境的迷离与现实的落寞。"绿萦瘦骨擎欲僵"形象地刻画出枯荷在秋风中的凋零状态,仿佛瘦弱的骨架支撑着即将倒下的荷叶。"愁多有魂吊秋水"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将情感投射到荷叶之上,使之仿佛有了灵魂,对着秋水哀悼。

"故池日夜凄新霜"写出了荷池的冷寂,新霜的降临更增添了悲凉气氛。接下来的"鸳鸯相顾魂已泣"运用了鸳鸯的意象,表达孤独无依的情感,白鱼"银尺立"则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消逝。最后,诗人以"堂中书客感秋风,一片青衫和泪湿"收尾,将自己的情感与枯荷的命运相融合,寓情于景,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萨都剌的《枯荷》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枯荷的形态与诗人的心境巧妙结合,形成了一首富有深沉情感的咏物诗。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春别

花气压帘愁不扫,细雨粼粼长芳草。

玉钗燕尾剪春寒,坐惜流年镜中老。

东风吹柳人不知,春娇满眼颦双眉。

吴松锦字梦中得,晓来月落闻乌啼。

南园日暖蝴蝶醉,香雾熏人海棠睡。

朱门小立蹴金莲,落红起作离人泪。

形式: 古风

南台月

城南江上逢中秋,城南石梁初截流。

长虹一道贯秋色,中分百里江南州。

残露消尽鱼尾黑,金蛇翻动三江白。

冰轮拥出碧玻瓈,照见钓龙台上客。

台中之客怀古心,黄河太华三登临。

今年携月醉台畔,越水越山为月吟。

无诸城里人如海,无诸故冢埋残霭。

无诸台上草离离,龙去台空三十载。

昔龙已去江悠悠,今龙虽在人未求。

怀珠岂立此台下,要上黄金台上钩。

乾坤四顾渺空阔,诗书亢气行勃勃。

合沙古谶此其时,天下英雄求一决。

南台月照男儿面,岂照男儿心与肝。

燕山买骏金万斛,万里西风一剑寒。

形式: 古风

征妇怨

有柳切勿栽长亭,有女切勿归征人。

长亭杨柳自春色,岁岁年年送行客。

一朝羽檄风吹烟,征人远戍居塞边。

辚辚车马去如箭,锦衾绣枕难留恋。

黄昏寂寞守长门,花落无心理针线。

新愁暗恨人不知,欲语不语颦双眉。

妾身非无泪,有泪空自垂。

云山烟水隔吴越,望君不见心愁绝。

梦魂暗逐蝴蝶飞,觉来羞对窗前月。

窗前月色照人寒,迟迟钟鼓夜未阑。

灯阑有恨花不结,妆台尘惨恨班班。

半生偶得一锦字,道是前年战时苦。

一朝血杵烟薮除,腰间斜挂三珠虎。

妾心自喜还自惊,门前忽闻凯歌声。

锦衣绣服归故里,不思昔日别离情。

别离之情几青草,镜里容颜为君老。

黄金白璧买娇娥,洞房只道新人好。

形式: 古风

春游太真观

东风恼人如著酒,晓莺啼断门前柳。

青山忽然契我怀,飞上玄都弄星斗。

绿云弄雨小立久,几片落花春在手。

辽东白鹤胡不归,松下丹铅老霜臼。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