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竹枝词(其四)

堪笑乡愚寡见闻,些些曲直竟难分。

欲教省事凭何法,罚个槟榔便解纷。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以幽默的口吻揭示了乡间百姓在是非曲直上的认知局限,以及解决争端时的一种独特方式——“罚个槟榔便解纷”。通过“堪笑”二字,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轻蔑与讽刺。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乡民们对于生活中的小事难以分辨是非,面对冲突时,竟然认为只需罚上一颗槟榔就能平息纷争,这无疑是对社会管理智慧的一种荒谬化体现。

诗的后两句“欲教省事凭何法,罚个槟榔便解纷”,既是对前文情景的总结,也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它暗示了在某些传统社会中,人们可能过于依赖简单粗暴或非理性的手段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矛盾,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沟通、理解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诗人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趣味性,也批判了社会中某些不合理的处事态度和方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风格,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与幽默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7)

卢德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山竹枝词(其五)

凤梨山下是侬家,郎若閒时来吃茶。

采叶为丝成几两,寄郎城内换绵花。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麻]韵

凤山竹枝词(其六)

郎来视妾纺绵花,妾纺绵花郎卖纱。

花价怕昂纱怕贱,莫教容易看摇车。

形式: 词牌: 竹枝

凤山竹枝词(其七)

一带渔家住海边,乌鱼捕得庆盈船。

正头肥美回头劣,入市人人问价钱。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先]韵

泮水荷香

方池十亩尽荷花,胜赏应怜此地奢。

岸影涨红疑烈火,水光回映想流霞。

清能拔俗因风远,色不因人带日斜。

解道禅心无住著,轻芳送入野人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