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秋馆虫吟出草根,倚窗尘榻一镫昏。

潇潇半夜龙江雨,知有寒潮又到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雨中的静谧与孤寂之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首句“秋馆虫吟出草根”,以虫鸣声起笔,暗示着夜晚的来临和季节的更迭。虫声从草根中传出,既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不息。这句诗通过声音的细节,营造了一种深秋特有的氛围。

次句“倚窗尘榻一镫昏”,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倚窗而坐的情景。尘榻暗示了房间的久未打扫,一盏昏暗的灯则映衬出环境的冷清与孤独。这一句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光线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沉思。

第三句“潇潇半夜龙江雨”,将视线转向窗外,描绘了一场深夜的雨。潇潇的雨声与龙江的背景相呼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强化了雨夜的凄凉与孤寂。这句诗通过自然界的元素,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知有寒潮又到门”,点明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的感知。寒潮的到来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预示着未来的挑战和变化。这句话以简洁有力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雨时的孤独、沉思以及对未来变化的敏感与忧虑。它不仅是一幅秋夜雨景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简斋年七十五腹疾累月自忧不救邀作豫挽诗(其一)

龙飞四载一词臣,吟啸江山五十春。

莫怪尊前为了语,当年同辈久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简斋年七十五腹疾累月自忧不救邀作豫挽诗(其二)

一代文章作满家,争求珠玉散天涯。

替人未得公须住,天上宁无蔡少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简斋年七十五腹疾累月自忧不救邀作豫挽诗(其三)

宫阙前朝迹惘然,随园花竹独清妍。

故墟凭吊终难免,且愿从游更数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简斋年七十五腹疾累月自忧不救邀作豫挽诗(其四)

气聚升为五色霓,倏然散与太虚齐。

海山兜率犹黏著,那更投生向玉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