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梅花盛开戏作

化工难回天地春,下遣第一天仙人。

前驱飞雪助幽绝,千里隔尽埃与尘。

何心百卉擅独秀,寒入万物无精神。

绰约肌肤莹香玉,借与东皇立花国。

开破天地发生心,引出世问凡草木。

品流不数广寒宫,为嫌月姊长孀独。

波上轻云掌上身,有来比肩皆尘俗。

须知尤物到绝言,从昔华词吟不足。

溪回路转一枝斜,可惜天寒倚修竹。

穷涂游子岁华晚,肠断夜投山馆宿。

古今幽怨不尽情,更入凄凉笛中曲。

荒山偶赋梅花诗,伫立花前香在衣。

伤心不忍别红紫,付与晓风零乱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铚的作品,名为《山中梅花盛开戏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山中梅花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化工难回天地春,下遣第一天仙人。

前驱飞雪助幽绝,千里隔尽埃与尘。

这两句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冬日山中梅花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化工”和“天仙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神奇力量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强调了梅花在严寒中的独特美丽。

何心百卉擅独秀,寒入万物无精神。

绰约肌肤莹香玉,借与东皇立花国。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梅花的独立自赏和超凡脱俗。诗人将梅花比作“百卉”之中最为独秀者,其“肌肤”细腻、“香气”扑鼻,仿佛是由天上借来,立于人间开辟一国。

开破天地发生心,引出世问凡草木。

品流不数广寒宫,为嫌月姊长孀独。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生机的赞叹以及对其孤独境遇的同情。诗人将梅花比作“开破天地”之物,具有引领世间万物向上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它在严寒中孑然独立的感慨。

波上轻云掌上身,有来比肩皆尘俗。

须知尤物到绝言,从昔华词吟不足。

这两句诗人通过“波上轻云”和“掌上身”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梅花超凡脱俗的特质,并表示对其美丽的赞赏难以尽述。

溪回路转一枝斜,可惜天寒倚修竹。

穷涂游子岁华晚,肠断夜投山馆宿。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观赏梅花时的感慨和对过客生涯的无奈。诗中“溪回路转”、“一枝斜”等意象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情景,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游子离家的哀伤。

古今幽怨不尽情,更入凄凉笛中曲。

荒山偶赋梅花诗,伫立花前香在衣。

这两句则是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古今幽怨”和“更入凄凉”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无尽追忆,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在荒山中偶尔赋诗,赞美梅花之美,并且体会到诗中的美好如同香气沁衣。

伤心不忍别红紫,付与晓风零乱飞。

这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收尾。诗人对梅花之美产生了不舍之情,通过“伤心”和“不忍别”表达出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感,同时也将这种感情托付给“晓风”,让其随着风飘散而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外在之美,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哲理。

收录诗词(208)

王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谢文靖东山图

山如出茧眉,溪似萦风带。

雅意乐溪山,安用携粉黛。

烟云无定姿,姝丽有真态。

谢公经世心,遇物何显晦。

钟鼎与山林,生处初一槩。

均令四海间,如我常安泰。

临难无喜惧,与人共忧爱。

百年但影殂,千载犹心在。

风流不可追,超然八荒外。

形式: 古风

云门寺

青山春又到,白发策乌藤。

已是他乡客,还同寄住僧。

瘦松黏冻雪,流水带寒冰。

更觉苍崖路,云深不可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南乡子.落花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

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莫道无归处。

点点香魂清梦里。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元日雪

布和旧重王正月,佳祥元日初逢雪。

飘入椒觞气更苏,积满玉蒲水已怯。

岁历今才第一行,三百六十完未缺。

故使重窥混沌时,太素山川始融结。

但闻南陌流欢声,懒将西佛论初劫。

九门想得千官期,高耸岧峣白银阙。

事隐东林夜宿年,静洒僧窗更幽绝。

草堂人去空旧赏,梦入江山半明灭。

祗今纵横天上来,势压丘陵动溟渤。

映山更倚百尺楼,始见天工盛施设。

明日东风扫玉尘,输与寒梅乱花发。

壮观新年意气张,天巧空奇吾语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