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鲁至道

种薰不生莸,种莸不生薰。

人力异培植,草木各有根。

或不然此说,宜以变化论。

蛟鱼无头角,作龙行雨云。

曲糵酿成酒,醒者皆醺醺。

不见昔诸子,抠衣孔圣门。

仲由气暴虎,不使行三军。

欲俾赐也讷,故曰天何言。

不见孺悲子,取瑟使之闻。

色黄而在裳,深取六五坤。

志学及从心,非变尚何云。

南山隐雾豹,养其所变文。

明明德新民,此书洙泗孙。

所谓新者何,拾旧新是勤。

服可古衣冠,耕须故田园。

世惟有旧染,不可留一痕。

变人先变己,毋我求道原。

下愚彼不移,乌喙无兰荪。

昏昏与晓晓,火蛰仍复蟠。

人生悟此理,寸丹还一元。

形式: 古风

翻译

种植香草不会长出臭草,种植臭草也不会长出香草。
人的努力不同,植物各自有其根源。
或许有人质疑这种说法,应该用变化的观点来理解。
蛟龙没有头角,也能行云布雨。
曲糵发酵成酒,清醒的人也会陶醉。
看不见过去的学者,他们在孔子门前整理衣襟。
仲由性情急躁如猛虎,不让其统率三军。
孔子想让赐予子变得迟钝,所以说‘天何言哉’。
没见孺悲子,让他弹奏瑟乐以听。
黄色在衣服上,象征深沉的大地,取义于六五之数和坤卦。
志向学习和遵从内心,若无变化,还能说什么呢。
南山隐藏的豹子,养精蓄锐等待变化。
彰明美德,革新民众,这是洙泗孔子的教诲。
所谓的‘新’,就是对旧事物的更新和勤奋。
服装可以复古,耕作需守旧田地。
世间只有旧有的染色,不能留下一丝痕迹。
要改变他人,首先要改变自己,去除自我中心。
最愚蠢的人不易改变,就像乌鸦嘴中找不到兰花。
昏暗与明亮交替,火焰冬眠后又重新盘旋。
人生领悟这个道理,即使微小也能回归本源。

注释

薰:香草。
莸:臭草。
培植:培养、培育。
蛟鱼:蛟龙。
曲糵:酿酒的原料。
醺醺:微醉的样子。
仲由:孔子弟子,名冉有。
赐也:孔子弟子,名端木赐。
孺悲子:鲁国的儒生。
六五坤:《易经》中的卦象,象征大地。
新民:革新民众。
洙泗:古代鲁国两条河流,孔子曾在此讲学。
乌喙:乌鸦的嘴。
兰荪:兰花,象征高洁。
火蛰:火蛇,比喻冬眠的火焰。
寸丹:比喻微小的心意或精神。

鉴赏

这首诗名为《赠鲁至道》,作者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全诗围绕着变化与不变,旧与新的主题展开。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人世间现象的观察,阐述了对生命、修养以及哲学思考的深刻见解。

诗的开篇“种薰不生莸,种莸不生薰。人力异培植,草木各有根。”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各有其本性,不可强求改变。这一部分反映出一种顺应自然的哲学态度。

接着,“或不然此说,宜以变化论。”诗人提出了对立面,即在某些情况下,变革是必要的。这种思想引领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蛟鱼无头角,作龙行雨云。”这一句象征性地表达了生命的转化和升华,这里的蛟蜃变为龙,象征着个人的内在提升与外在境遇的变化。

随后的几句“曲糵酿成酒,醒者皆醺醺。不见昔诸子,抠衣孔圣门。”则是对古代贤人智者的怀念,以及他们的教诲如今已不复见。诗中通过对酒的描写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的迷茫。

“仲由气暴虎,不使行三军。欲俾赐也讷,故曰天何言。”这一部分则是对孔子的学生颜回和子路的品格进行赞扬,表明即便是温文尔雅,也不容于用兵之道。

“不见孺悲子,取瑟使之闻。色黄而在裳,深取六五坤。”诗人通过对古琴的描写,抒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并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

“志学及从心,非变尚何云。南山隐雾豹,养其所变文。”这一段落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学问的追求,以及面对变化时保持内在不变的态度。

最后,“明明德新民,此书洙泗孙。所谓新者何,拾旧新是勤。服可古衣冠,耕须故田园。”诗人通过这些字句强调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以及个人在面对变革时的选择与坚守。

全诗以其深邃的哲理思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赠痴庵柴头陀

萧梁宗补阙,弃官为头陀。

一篇息心铭,至今犹永歌。

不爱紫绶黄金带,不爱雕鞍白玉珂。

草椽布衲,一筇一蓑。

台城一旦甑堕地,公卿麋烂偾干戈。

当时独有宗无名,翛然野鹤山之阿。

今代柴痴庵,独把竹帚柄。

待扫众生尘,同作大圆镜。不肉不饥,不绵不冷。

太室为衾,大块为枕。一饭不再餐,一茶不再饮。

脱袍掷笏作百姓,十年悟道保真性。

昭文大学湛然翁,半夜室中传祖印。

无求于世长精神,自净其心延寿命。

野狐禅子落邪蹊,唯我痴庵独也正。

向来解后逢痴庵,赠我竹为帚者三。

一扫嗔,二扫贪。

惟有一病扫不得,两痴相值同酸咸。

虽然我更有一帚,建立天地同不朽。

扫愁扫闹扫是非,其帚何名名曰酒。

形式: 古风

赠綦大将军(其一)

将军早学万人敌,从父行军十六七。

上马如飞海东青,大羽劲弓轰霹雳。

直欲生擒彼不庭,天山之北北复北。

总兵王子设危阱,陷阵先锋沦异域。

时或偶违心转壮,身可暂縻膝不屈。

夜驱汗血还汉朝,万里沙场如咫尺。

臣父以死报国家,澡雪父冤见天日。

形式: 古风

赠綦大将军(其二)

先皇玉带亲解赐,加侑金钱千百亿。

登时筑坛拜大将,随意委禽聘贤室。

前茅出镇万貔貅,东南五湖天半壁。

凤凰山下忽相逢,我旧闻名今面识。

精忠纯孝故无双,武艺文材俱第一。

既能高著国手棋,又能稳赋作家诗。

既能善战善骑射,七书背诵无馀遗。

又能双钩写楷字,颜筋柳骨妙画锥。

既如诸葛渡泸水,又如龚遂清潢池。

章亥六合半已到,象胥九译靡不知。

凉州蒲萄无复染,交趾薏苡夫何疑。

鞠场壮士阅剑舞,铃阁骚人陪酒卮。

笑谈洒落意娴雅,喜看宾主无厌时。

迩来宣城察事尤瑰奇,明目张胆锄群私。

去年稻田百圩没,秋潦至今犹渺瀰。

孰谓不潦罔省府,公斥其人真奸欺。

百战将军古有之,未闻将军亦肯念民饥。

形式: 古风

赠滕君必绍

之子有名父,何蕃合比肩。

虞庠惊脱颖,孔壁妙忘筌。

高第攽枫扆,长身掩薤阡。

师亡乡党惜,人往岁时迁。

达宦谁无死,遗文尔独传。

客邮曾旅进,邑子例垂怜。

衮语推真幅,絺词激懦篇。

善人宜有后,一见欲潸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