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日日苦短,秋夜夜苦长。
长短不易晷,处厄心自伤。
秋风独有声,叶叶闯我窗。
秋月岂无情,隙隙窥我床。
苒苒寒事迫,孰整衾与裳。
故乡隔万山,篱菊那能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故乡之思的感慨。开篇“秋日日苦短,秋夜夜苦长”两句,通过对比秋天日短夜长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易逝、难以把握的无奈情绪。“长短不易晷,处厄心自伤”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晷指古代计时用的刻度,这里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的快慢难以捉摸,以及在这种无法掌控中所产生的心灵创痛。
接下来的“秋风独有声,叶叶闯我窗”和“秋月岂无情,隙隙窥我床”,则是通过对秋风和秋月的描写,渲染了深秋的萧瑟气氛。这里的“独有声”、“岂无情”,强调了自然界在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与情感,诗人似乎能从这些自然之声中感受到某种悲凉或孤寂。而“叶叶闯我窗”和“隙隙窥我床”,则是通过具体的景象,将这种感觉传达给读者。
最后,“苒苒寒事迫,孰整衾与裳”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严冬有所准备的心绪,而“故乡隔万山,篱菊那能芳”则是诗人在秋风中思念远方的家乡。这里的“篱菊”,可能指的是家乡的菊花,或许也象征着家乡的一切美好事物。而“那能芳”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遥远记忆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故土思念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而复杂的心境。
不详
万卉争献奇,小草亦足贵。
四时春不断,可识天地意。
稚子谨勿斲,叶叶含元气。
人皆讶姑息,姑息特细事。
祗恐生道灭,形色鼎中沸。
扁舟溯西江,忽抵梅花州。
二忠俨遗像,予愧非其俦。
肝胆照冰雪,要亦狷者流。
言直不砭时,掇祸贻亲忧。
山禽似相盼,来往疑劝酬。
阒坐生万感,矫首观前修。
人生特寄耳,何往非萍蓬。
世挟智反愚,予谓拙乃工。
渊明有姱节,高迈疏与龚。
大抵豪杰士,所见自略同。
箪瓢非遂穷,轩冕岂真通。
倘不达至理,冥雾将奚从。
静对松竹枝,一尘无相干。
饮酒不至醉,读书匪求官。
畦瘠多种菊,采采亦可餐。
衣冠背时样,笔砚同岁寒。
但求圣贤心,肯效儿女颜。
纷纷往来者,笑我柴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