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七)

扁舟溯西江,忽抵梅花州。

二忠俨遗像,予愧非其俦。

肝胆照冰雪,要亦狷者流。

言直不砭时,掇祸贻亲忧。

山禽似相盼,来往疑劝酬。

阒坐生万感,矫首观前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我乘着小船逆西江而上,忽然抵达了梅花洲。
两位忠诚的先贤留下的画像在此,我深感惭愧,自己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
他们的肝胆如冰雪般透明,他们是那种特立独行的人。
他们的言论直率,不顾时俗,却因此招致灾祸,让亲人担忧。
山中的鸟儿似乎在期待我,来回飞翔,仿佛在劝慰和激励。
独自静坐,心中涌起万千感慨,抬头仰望那些伟大的前辈。

注释

扁舟:小船。
溯:逆流而上。
梅花州:地名,可能因梅花而得名。
俨:庄重的样子。
遗像:已故者的画像。
愧非其俦:感到惭愧,自己不够资格与他们相比。
俦:同类,伴侣。
肝胆照冰雪:形容人品高洁如冰雪。
狷者:性情刚直、固执的人。
言直:言语直接。
砭时:指责时弊。
掇祸:招致祸患。
贻亲忧:给亲人带来忧虑。
山禽:山中的鸟。
相盼:期待、注视。
矫首:抬头。
前修:前代的贤者。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黻所作,属于《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的第七首。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旧之情与对理想的执着。

"扁舟溯西江,忽抵梅花州" 两句描绘了一种行船逆流而上的景象,西江即指长江上游,而梅花州则是古时的一个地名。这里通过“扁舟”和“溯西江”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心向往之的决心和行动,同时梅花州给人的感觉是清新的,也许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追求或理想。

"二忠俨遗像,予愧非其俦" 表明诗人面对历史上忠诚人物的画像时,感到自愧不如。这里的“二忠”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两位忠臣,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和内心的不足。

"肝胆照冰雪,要亦狷者流" 说明了诗人的品格如同冰雪般纯洁,而“要亦狷者流”则表现出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坚守节操的人一样,坚定不移。

"言直不砭时,掇祸贻亲忧"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说话直率而不畏惧的品质,但同时也担心因此给家人带来麻烦。这里体现出了诗人性格上的刚毅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忧。

"山禽似相盼,来往疑劝酬"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生活在山林中的景象,“山禽”指的是山中的鸟类,而“似相盼”则是形容它们像是互相招待一样。这里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友情的珍视。

"阒坐生万感,矫首观前修"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寂静中产生了无数感慨,同时抬头观望着那些已经取得成就的人,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这里“阒坐”意味着诗人的独处与深思,而“矫首观前修”则是对先贤的仰望与学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对自我的反省,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坚定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六)

人生特寄耳,何往非萍蓬。

世挟智反愚,予谓拙乃工。

渊明有姱节,高迈疏与龚。

大抵豪杰士,所见自略同。

箪瓢非遂穷,轩冕岂真通。

倘不达至理,冥雾将奚从。

形式: 古风

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五)

静对松竹枝,一尘无相干。

饮酒不至醉,读书匪求官。

畦瘠多种菊,采采亦可餐。

衣冠背时样,笔砚同岁寒。

但求圣贤心,肯效儿女颜。

纷纷往来者,笑我柴门关。

形式: 古风

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四)

平生抱狷介,深愧唾面娄。

蒿莱常闭门,与世疏应酬。

奈何世患稔,鲠鲠如马周。

颠顿亦良苦,饥羸非所忧。

皇路益以榛,忍作寒蝉俦。

口祸渺无际,困辱祗自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三)

高山与流水,妙趣归之琴。

吾愧学未成,匪叹无知音。

但向胸中会,毋劳指下寻。

种菊或可茹,得酒聊复斟。

穷达非所期,动静一以钦。

发为琴之声,邈矣天地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