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潺湲半空里,霖落石房边。
风激珠光碎,山欹练影偏。
急流难起浪,迸沫祗如烟。
自古惟今日,凄凉一片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景象,通过对瀑布和泉水的细致刻画,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与生机。开篇“潺湲半空里”即勾勒出一副悬挂在半空中的瀑布图景,让人仿佛能听见水流冲击岩石的声音。而“霖落石房边”则继续深化了这种声音,传达出水流滚落的力量感和速度感。
紧接着,“风激珠光碎”和“山欹练影偏”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瀑布与风的互动,还通过对光线折射和阴影投射的描述,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这里的“珠光”比喻着水滴在空中碎裂的瞬间,如同珍贵的珠光四溅。
诗人接着写到“急流难起浪,迸沫祗如烟”,这两句则强调了瀑布的力量与速度,以及其带来的水花和雾气。这里的“难起浪”表现了瀑布水量的丰富和冲击力的巨大,而“迸沫祗如烟”则形象地描绘出水花在空中飘散,如同轻柔的云烟。
最后,“自古惟今日,凄凉一片泉”,诗人以一种超脱的视角,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赞叹和感慨。在这里,“自古”二字拉开了历史的长河,将“今日”的观察提升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独特体验。而“凄凉一片泉”,则通过对瀑布泉水凄清之美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和情感投射,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玉律传佳节,青阳应此辰。
土牛呈岁稔,綵燕表年春。
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
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
流水初销冻,潜鱼欲振鳞。
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
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为。
无韦始得三数载,不知此复是何韦。
榆儿复榆妇,造屋兼造车。
十七八九夜,还书复借书。
一夕心期一种欢,那知疏散负杯盘。
尊前数片朝云在,不许冯公子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