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联“尘土败名如败敌,云山招隐似招降”运用比喻手法,将名利的消逝比作败敌,将隐居的召唤比作招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颔联“漫倾鲁酒醒犹独,聊发吴讴调本双”则通过饮酒和唱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独自品味生活的情趣,同时又不孤单,仿佛找到了心灵的伴侣。颈联“谁念佳人在空谷,自同渔父老清江”进一步深化了隐逸主题,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无人理解,他依然愿意像渔父一样,在清江边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尾联“它年对榻分馀地,风雨萧萧夜打窗”则预示了未来的相聚,即使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也期待着与朋友共度时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